2025年09月16日
首页
第A06版:[法治/广告]

法院人的故事:

一名新晋法官助理的立案月记

我是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法院八里堡法庭法官助理颜菊,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在法院立案窗口工作满月。这段时间,我身处民众与司法接触的第一线,透过这方小小的窗口,窥见了中国法治实践的生动图景,也完成了从法学院学生到司法工作者的初次蜕变。

立案窗口是法院的“门户”,也是矛盾的“过滤器”。每天,我接待各种各样的当事人:有手持厚厚材料的企业法务和律师,有步履蹒跚的银发老人,有情绪激动的交通事故受害者,也有小心翼翼咨询程序的普通市民。他们递交的不仅是起诉材料,更是人生中的一段困境、一场纠纷、一次对公平正义的急切期盼。

工作中也不乏挑战。在立案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当事人进行反复耐心地指导;有时当事人对立案程序不理解,在交流中情绪激动。初来几日,我也曾感到压力与委屈。但在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和真诚鼓励下,我逐渐适应了岗位要求,也学会了如何在坚持程序正义的同时传递司法温度。

这一个月,我目睹了同事们如何娴熟地甄别案件性质,分流各类纠纷,引导当事人选择最适宜的解决途径。我体会到每个案件背后都是真实的人生,司法工作既需要严格依法办事的刚性,也需要体察民情化解矛盾的柔性。

立案工作犹如一场持续的考试,检验着我对众多案由的熟悉程度,对诉讼程序规则的掌握精度,以及与当事人沟通的能力。我从最初的稍显生涩到如今的逐渐从容,从对每个案件都要反复查阅规定到能够熟练处理常见案件类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工作经验,更加深了对司法责任的理解。

这段时间虽短,却足以让我坚定信念:无论未来走向何种岗位,这段窗口经历都将成为我工作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我将带着在这里收获的洞察与思考,努力成长为一名既有专业能力又有为民情怀的法律人,为中国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 整理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