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推出“执行微课堂”学习模式,干警们通过“法条解读+案例研讨+互动答疑”的沉浸式学习模式,进一步提升业务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破解执行实务中的难点堵点。
聚焦实务痛点:
以问题导向破解执行难题
干警们首先围绕“公告查封规范操作”展开学习与讨论。“公告查封是执行程序的重要环节,但实践中常因程序瑕疵引发争议。”干警们以一起因公告张贴位置不当导致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典型案例切入,通过交流讨论共同梳理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八条等法条,重点分析解读了公告查封的适用情形、张贴规范、期限计算及异议救济途径。干警们在发言中表示:“公告查封必须严格遵循‘显著位置+留存证据’原则,确保程序合法性经得起检验。”
随后,干警们针对“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司法认定”进行深入学习。干警们结合《民法典》第七百二十六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展开讨论,通过对比案例,深入剖析了优先购买权行使的主体范围、行使期限、权利救济等争议焦点。最后,干警们根据“出租人未在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即构成侵害优先购买权,但承租人需在15日内明确表示购买意愿,否则视为放弃权利。”的司法解释进行交流发言。
强化政治引领:
以党建赋能执行攻坚
此次微课堂还特别设置了“党建+业务”融合环节。在业务研讨过后,干警们集中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严格公正司法”的论述,并结合执行工作实际开展讨论。宽城法院执行局局长牟春阳表示,执行工作是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坚持政治引领与业务提升并重。宽城法院执行局要以“执行微课堂”为载体,不断提升执行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执行铁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坚实保障。
下一步,宽城法院执行局将深化“执行微课堂”建设,持续为全局干警提供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的业务盛宴,同时探索更多的学习形式,推动执行队伍能力素质持续提升,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注入强劲动能。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