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很多人会把抑郁和脆弱、不坚强、小心眼、想不开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抑郁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精神障碍,并非简单的“情绪低落”,需要尽早发现和干预治疗的疾病。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二疗区(抑郁障碍诊疗中心)主任燕利娟说:“抑郁症患者日益增多,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飞速变化、巨大压力是密切相关的。青少年面临繁重的学业、父母的期待、对未来的未知,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疗问题,更是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燕利娟表示,如今各大高校均已开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校园处于封闭管理状态,大学生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可能会高于平时。另外,院校封闭管理还可能让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总而言之,抑郁症的患病原因是很复杂的,大学生患上抑郁症,也不能单纯归因于某一个方面。
在高校封闭管理的这种情况下,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燕利娟建议,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多与家人、同学、朋友交流及时排解内心的情绪问题。另外,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对情绪的改善也十分有效。
如果发现自己整日闷闷不乐,对某事物的兴趣不如从前,精力开始下降、容易疲乏、饮食或食欲下降、悲观、觉得无价值、甚至有厌世的想法,持续2周以上,就必须要警惕抑郁症的发生。燕利娟提醒,一旦发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应该到正规的精神、心理科就诊,接受规范化的治疗。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主要是按时服用药物,接受心理或物理治疗,不能随意地减药、停药,在症状得到控制甚至消失的基础上,仍应进行巩固期和维持期的治疗。/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朴松莲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