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8日
首页
第A06版:[法治/广告]

悬赏公告立新功

长春宽城法院利用执行悬赏 促成百万标的案件和解

在各类执行案件中,精准发现被执行人的行踪和确定可供执行的财产一直是执行成功的关键。某些被执行人恶意逃避执行、转移财产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执行陷入僵局,仅仅依靠线上查控和传统查控相结合的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此时,充分利用执行悬赏这一执行手段能有效发掘执行潜能,让被执行人“现身”。

申请执行人杨某在与被执行人雷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案涉标的约500万元。执行伊始,被执行人雷某还能积极配合偿还,但在履行小部分欠款义务后,被执行人却“失踪了”,不论是法院还是申请执行人均无法联系到本人。因为经数次财产查询均未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只得暂时终结本次执行。

但是办案法官没有放弃查找线索,通过对案情的研判分析与走访调查,法官发现近年来被执行人雷某的工作关系及社会关系均在长春本地,于是推测其大概率仍在长春市生活,那么,执行悬赏便是让被执行人现身的“有力武器”。根据执行悬赏措施的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制作了执行悬赏公告,并贴附了被执行人雷某的近期照片,动员社会公众积极提供被执行人的行踪下落及财产线索,并承诺按执行回款的一定比例给予举报人奖励。该悬赏公告张贴于法院公告栏,并在微信公众号中进行刊登。一段时间后,该篇悬赏公告阅读量达近万次。慑于悬赏公告的压力,被执行人雷某主动现身法院,经过办案法官的疏导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目前,被执行人雷某正在积极履行和解协议。

执行悬赏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依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向社会发布公告,由申请执行人承诺对于提供有关案件被执行人下落或可供执行财产线索,并据此线索取得实际执行效果的,按照承诺的条件和标准给予举报人一定酬金的执行措施。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