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5日
首页
第A04版:[长春]

城市晚报社联合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家长课堂”线下家长讲座

如何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长?这场讲座干货满满

杨玉成老师为家长们支招 本组图片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 摄

杨玉成老师现场讲座

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面临着身心的巨大变化。为了帮助父母们更好地应对青少年的教育、心理问题,3月23日上午,城市晚报社联合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举办了一场“家长如何能让孩子爱上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家长课堂”为主题的线下家长讲座。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客座教授、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副会长杨玉成,围绕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介绍家庭亲子沟通的技巧——先理解后教育,提升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教育>> 不建议对孩子简单粗暴地批评和呵斥

与孩子保持良性沟通,在充分理解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关注和引导,是家长们的“必修课”。那么,家长应如何与孩子进行正确有效沟通呢?讲座中,杨玉成老师建议先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孩子;不建议通过批评和呵斥对孩子进行简单粗暴的制止。

“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获得更好的未来,但能否让孩子阳光健康地成长才是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关键因素,心理健康才是孩子的头等大事。”杨玉成老师提醒家长,由于情绪压力和家庭亲子关系的变化,大家发现,本应该开心度过童年的孩子,有的似乎并不那么开心,有的孩子因此陷入困境。

“我们不要总站在家长角度着急、使劲,应该回想自己读书时怎么想的,家长要明白有效沟通与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他认为,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青少年时期,孩子们可能会变得封闭和不愿意与家长交流。因此,需要主动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家长可以通过问问题、倾听和分享自己的经验来建立亲密的关系。

支招家长>>

帮助孩子成长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人

“杨老师,请问我的孩子6岁,自控能力很差怎么解决?”“我女儿马上初三了,注意力不集中,总是需要家长督促?”……讲座进行中,不少家长已迫不及待现场发问求解。

杨玉成老师现场分享自己与双胞胎儿子的故事时说,青春期指的是由儿童阶段发展为成人阶段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父母需要建立思维模式,完成角色的转变,把孩子的青春期要视为机会,帮助孩子成长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人。

在讲授“如何陪伴孩子走过青春期阶段”部分时,他总结说,青少年时期,孩子们需要独立思考和行动,这有助于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和责任,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同时,需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青少年时期,孩子们对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非常敏感。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感到自信和满足。

家长点赞>>

讲座缓解了困惑和焦虑并找到了方法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的波动,负面情绪的存在也是正常且普遍的,但关键是不要太害怕而回避,也不能太轻视而忽略。”杨玉成表示,大部分的早期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那么难干预,发现后及时由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社工支持,或转介心理医生干预,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怕就怕一直拖着”。他认为,家长及时识别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并寻求专业干预十分重要。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让家长们意犹未尽,不少人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干货”。家长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此次家庭教育讲座有效地帮助他们缓解了困惑和焦虑并找到明确的方法,可以更专业地陪伴孩子高质量地成长,从现场互动的热烈程度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此类讲座有着强烈需求。

有家长表示:“老师说到孩子心里去了,孩子频频点头,我们也十分受益。”还有一位家长表示:“家长和孩子并非是对抗关系,我们家长要努力修炼自己,先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成为孩子情绪的容器。”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