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4岁的傅秀英,家住长春市九台区沐石河街道横道村,她从小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经常利用农闲时间作画。在她的一双巧手下,苞米叶、瓜子皮等都可以“变废为宝”。
翻看傅秀英的画,有牡丹,有睡莲,还有各种鸟类。她告诉记者,自己接触编织已有六年多时间。经过朋友介绍,她接触到会草编手艺的老师,从此便对草编产生浓厚兴趣。“有一次,一位老师来我们镇里教大家草编,我平时挺爱好这些东西,正好赶上这个机会,就跟着学了。”老师离开镇里后,傅秀英并没有放弃草编这门手艺。她还创新了许多手工作品,比如用苞米叶子编织拖鞋,用瓜子皮做贴画。
虽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但傅秀英的作品走出了镇里,走进了农博会,让更多人看到。“我小时候就特别羡慕别人家穿的草鞋,后来自己开始用苞米叶学着做,慢慢尝试之后,逐渐学会了用苞米叶做鞋、做花束。之前九台区组织过草编培训,我经过3天的培训,回村后就在农闲时教姐妹们做草编。”傅秀英介绍,她一天可以用苞米叶做三四双鞋。“先将苞米叶上颜料,然后再用缝纫机过两遍,之后经过自己手工制作等小细节,这样做出来的草鞋冬暖夏凉,特别舒服。”傅秀英说,2019年农博会期间,她代表九台区参加了农博会。“我们在农博会期间开了展柜,卖了很多草编作品,感觉特别开心。在展会上看到专业老师的粘贴画,对比之后感觉自己做得太粗糙了,还是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和专业老师学习学习。”
日积月累,傅秀英也获得了一些奖项。2016年8月28日,她的《彩铅笔画作品》入选中国艺术人才网第三届艺术大赛,被评为三等奖。2016年11月28日,《彩铅笔画作品》入选中国艺术人才网第五届艺术大赛,被评为优秀奖。后来在长春第四届农民书画美术作品展中荣获二等奖。傅秀英曾多次参加九台区农民画展获奖,2019年参加吉林草编大赛,获得“巧姐”称号。
在陆续卖掉一些玉米叶子手工编织品后,傅秀英开始琢磨:“每年农村都有几个月农闲时间,如果把这些零散时间利用起来做点手工艺品,哪怕每天只做一件,能把全家人的吃菜钱赚回来,也是一件高兴事。”傅秀英说,只要肯学的,她都可以免费教。玉米叶子环保,没有成本,其他辅料的成本也非常低。“最好能拉来固定客户和大订单,既增加了我们农民的收入,又可以把我们独特的乡村艺术推广出去。”
傅秀英告诉记者,她有个愿望,希望把这些作品都编辑成册,做成作品集,对自己是一种回忆,也能留个纪念。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