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6日
首页
第A06版:[都市/广告]

长春市消协发布2021年第11号消费警示

当心“爱心助老免费吃玩”骗局

    免费吃、免费玩、免费体检、免费听讲座又可得到礼品等销售招数,常常盯住的都是知识缺乏,又容易上钩的人群。如,有些卖家名义上是开展免费健康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试用等活动,实际则是为了兜售保健品及销售其它一些商品,虽然有的市民心有疑虑却因为盲信依然一掷千金而被骗,受到经济损失。特别是老年消费人群易上当受骗问题突出,针对老年消费者咨询、投诉问题,长春市消协发布消费提示:老人家,保护好您的钱袋子。

    免费去吃烤羊腿?83岁老人花了23万成为“代理商”

    近期,长春市消协受理了二位老人投诉称,2019年7月初在火车站附近接到发放传单宣传由某公司组织消费者免费乘车观光,免费去吃烤羊腿,但到了地点,是进入了会议室,工作人员是宣传该公司保健品,说吃该公司销售的产品,身体能永远健康,可以长生不老,并且购买5000元产品又可称为销售经理;够一星级别就能成为代理商,就可永远开资,可以月月得到返款,还可以由子女继承;够四星级别可奖励房车,够五星级别可奖励100万元房子一套等。一位83岁老人就动了心,按要求在短时间内接连付了23万成为“代理商”。付完款后,老人第一个月得到了9300多元返款、第二个月得到了返款5000余元,可第三个月就不给返款,这时老人才感觉上当。而另一位老人是花了5万多元购买该公司保健品,服用后并不像宣传所说的可达到一定功效,一点作用都没有,要求退款受阻。

    盘点老年人容易受骗原因

    一是“情感牌”诱惑。目前,孤居的老年人很多,他们多与子女分开居住,平时沟通少,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导致精神上的困乏。骗子们正好利用这一点,大打情感牌,增近与目标的情感,使之信任,从而达到行骗目的。

    二是贪小便宜心理。一些商家会利用部分老年人容易贪小便宜的心理,推出所谓的免费用、“赚钱”活动,本质也是为了巩固用户或者推广产品。街头经常看见一些年轻人们拦路给老年人免费发放礼品,或是热情邀请老年人免费去体验,不要钱就能得到东西,不要钱就能体验一把贴身诊疗服务及旅游等活动,利用小恩小惠博好感,来降低老年人警惕性。对一些老年人来说,经不住诱惑,于是为贪这点小便宜就欣然被“俘虏”了,最后沦到了受骗及经济受损的结局。

    三是年老者的“恐病”心理。每个老人都想能身体健康,少受疾病折磨,去享受美好生活。所以只要听到“能治好病、能让您长寿”说词就百信无异。

    消协消费警示:

    一是防范销售人员“情感营销”。部分销售人员开展各种免费促销推介活动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及“关爱感”等深层次心理需求,在一切说服及劝导潜移默化中对目标老人实施诱导。因此,老年人应着重警惕这些所谓的免费活动,特别是在一些大额消费中应先同家人沟通,向消协及专业人士咨询,不能贸然投入大额资金而导致损失。

    二是识破“真保本、高收益”的虚假允诺。当前,最普遍也最能切中老年人“要害”的套路,即“真保本、快收益、高收益”的虚假宣传与承诺。面对动辄10%甚至20%以上的虚假保本收益宣传,很多老年人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

    三是到规范经营场所交易。一些不法人员在冒名出售虚假金融产品时,往往会对自身营业场所、机构名称、投资理财产品进行粉饰和包装,诱骗老年人。因此,老年人投资理财时,应查验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件,并通过网络、监管机构等进行核验、咨询。

    四是养成索要消费凭证习惯。一些老年消费者缺乏维权意识,在购买商品时,没养成习惯去索要有效消费凭证,有的老年消费者虽然索要了,但只是无公章收据。消协建议在消费中一定要向销售者索要购物发票,此外,平时也要养成保管好发票、保修卡、说明书等相关消费凭证的习惯,一旦日后遇到消费纠纷,这些都是消费维权的凭证。/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王跃报道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