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1日
首页
第A04版:[都市]

七年如一日抱母亲“看风景”四平孝子感动无数网友

城市晚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励他5000元

    他抱着母亲在路边休憩的这一幕感动了无数人视频截图

    母亲生病前与儿子的合影受访者本人供图

    最近,一段一位中年男子抱着年迈的母亲在路边休憩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母亲安详地躺在儿子的怀里,而儿子则笑眯眯地看着母亲,这情景就像母亲抱着幼儿一样,朴实而又真诚的画面着实让人温暖。

    “养儿防老是真的!”“有几人做得到?一直都是母亲抱孩子,看到儿子抱母亲的画面,感动落泪。”“他是现代孝子的典范”“被感动哭了”……全国数以万计的网友纷纷在视频下留言,为孝子的暖心一幕点赞。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几经寻找,最终联系到视频中当事人,他叫李垚,是四平市的一名电工,也是视频中老人目前唯一的儿子。

    感动网友

    孝子抱母的背后是七年如一日的坚持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我,哈哈……”7月19日晚,当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拨通李垚的电话时,他和媳妇、母亲一家三口刚刚吃过晚饭,54岁的李垚朴实又腼腆,聊起意外走红的事,他不时用笑声掩饰时而沉默的尴尬。

    李垚说,网上流传的视频是自己抱着母亲在小区楼下一家药店门前纳凉时,路边一位做理发生意的大姐拍摄的。自己当时没太注意,因为天气热,加上要抱着母亲,还要不时地调整姿势,所以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当时自己身上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透了。

    “我是一名电工,长期上夜班,所以白天只要有时间,我就带着母亲楼下纳凉、看热闹。”,李垚告诉记者,母亲今年84岁,大约7年前患脑血栓、小脑萎缩,生活不能自理,吃饭、走路都需要专人照顾。母亲年轻、健康时唯一的喜好就是逛街,换作东北话就是“溜达”,但如今母亲年事已高,疾病完全康复的概率非常小,所以李垚决定,只要有时间就要陪母亲下楼,看车来车往、看花开花落、看天空云朵,哪怕啥都不看,就是吹吹风也好,不能让母亲整日躺在床上。

    尽管母亲已经丧失了言语表达,但李垚相信,母亲心里一定喜欢在街头,而事实也如此,小脑萎缩后的母亲表达有障碍,但一到街上透气、纳凉就很开心,笑个不停。

    看到母亲开心,李垚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媳妇很贤惠,帮我一起孝敬母亲,喂饭、擦洗都由她负责,我只负责抱着母亲下楼透气。”李垚说,其实母亲7年前有病时就买了轮椅,但是李垚感觉轮椅过于束缚身体,不便于母亲活动,于是抱着母亲成了常态,这一抱就坚持了7年的时间。

    很多网友为李垚的孝心感动,李垚却说,对母亲好就是对自己好,这是做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内心感言

    ﹃小时候母亲就这样抱过我们﹄

    52岁的李垚聊起母亲的故事和家庭的过往,不住地叹息实在不容易。

    “父亲30年前就去世了,我有个哥哥也在20多年前的一场意外中去世,这双重打击让母亲肝肠寸断,精神受到不小的刺激,但怕我担心,一直隐忍着不说。”李垚说,母亲老家在辽宁鞍山,年轻时曾受过高等教育,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吉林省延边州从事矿业工作,是一名电气工程师。后来被调转至四平继续从事矿业工作至退休。原本幸福的生活,却因父亲和哥哥的突然离去,母亲的生活从此抹上了悲情的底色,进而一病不起。

    作为唯一的儿子,母亲一直和李垚生活,未生病前也能帮助李垚分担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人有旦夕祸福,7年前,母亲突然病倒,头脑开始糊涂,智慧接近小孩。

    “有时候会管我这个儿子叫大哥,喊我爱人、她的儿媳妇叫大妹子,我们既心酸又好笑,我常常想起小时候母亲抱着我的一幕幕。”李垚说,就是因为这个家,母亲很少远行,但在母亲的内心中是有个“诗和远方”的,却因为家庭的牵绊而压抑着。

    李垚记得,母亲唯一一次远行是跟着旅行团去了趟上海,回来后高兴了很久,但是为了省钱和照顾家庭,她再没参加过旅游。但李垚还是利用节假日尽可能带领母亲回老家附近游玩,没有生病前,几乎每年的夏、春、秋时节,母子或一家几口都会坐火车回到鞍山,有时也到大连海边看看。

    尽管如此,李垚的内心还是感觉很愧疚,母亲为自己和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很多,自己能做的却微不足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往后余生

    ﹃有妈才有家,我会一直守护她﹄

    “别看母亲现在头脑不是很清楚,但是每天下班回家看到母亲在,心里就暖暖的。”李垚说,再有2年左右,自己也退休了,那时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母亲身边,他希望母亲的身体能够再坚持更久,为此自己再辛苦也愿意。

    李垚家住2楼面积90平方米,屋内也宽敞,有足够的运动空间,但只要有时间、天气晴朗,李垚还是坚持让母亲走出房间到外面看看。于是,看着李垚抱着母亲走下楼穿过小区、走过马路到广场,搂着母亲看街景的一幕幕场景,渐渐成为四平铁东区不少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李垚夫妻俩的孝心也深刻影响着下一代,他们30岁的女儿在长春工作,尽管很少有时间回家,但只要回到家,都会帮着一起照顾奶奶,从喂饭、聊天到擦洗,样样做得温暖又周到。

    不过,50多岁长年上夜班的李垚也有心有余力不足的时候,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年心脏病、高血压也常犯,好在有爱人的协力帮助,还是能让老母亲可以正常下楼透气、乘凉。

    “他是个大孝子”“他对母亲真好”“他常年抱着母亲下楼”……李垚说,常常听到别人给予的夸赞,但他感觉自己所做一切是儿女应尽的义务。他感谢大家的鼓励,但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不是为了得到夸赞,而对母亲的养育之情深深的感恩。

    “有妈在,才是完整的家,我会一直守护她。”李垚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特别珍惜和母亲相依相偎这段难得的缘分,抱着母亲,自己也很温暖。每天早上上班之前,他总是先到母亲床前看看,下班后第一件事也是先到母亲床前。“就是看看母亲,和她说说话。看到我,母亲都是很开心的。”

    奖励孝道

    城市晚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励他5000元

    李垚的孝心举动引发全国网友关注转发,为奖励他孝心、传播孝道,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城市晚报》授予四平孝子李垚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及5000元正能量奖金,点赞一个儿子的拳拳孝心。

    在给李垚的颁奖词中,天天正能量写道:年过五旬的他,把患病的母亲抱在怀里,温柔呵护、体贴照顾。这一幕,让我们看见一个儿子的拳拳孝心,一个家庭的孝道家风,一个母亲的安适晚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世上最动人的画面,不过是母慈子孝,昔日摇晃着襁褓的母亲的臂膀,在岁月深处兜兜转转,停泊在儿子的怀抱里,画了个亲情的圆。愿天下的子女少一点来不及的遗憾,愿更多的父母拥有得偿所愿的晚年。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合《城市晚报》奖励孝子李垚5000元,不是为孝心定价,只为唤醒和传递,“七年如一日,她在儿子的怀抱里,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子欲养而亲健在,这是亲情最美的诠释。”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联合《城市晚报》等全国100多家媒体搭建的开放公益平台。截至目前,天天正能量共发放了8300余万公益金,有9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正能量人物获得了奖励。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刘佳雪报道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