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湖北“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进以及城市“15分钟健身圈”和“农民体育工程”的实施,“在家门口锻炼”这个梦想正在照进现实。去到湖北省的各个地市,全民健身场地随处可见,前来锻炼的百姓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去哪健身”有了答案
2018年,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三年多来,该项目遍布荆楚,涌现出一批示范县市、示范镇和示范点。场地上,带有“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和“中国体育彩票”字样的牌子烁烁闪耀,彰显了体彩的责任与担当。
走进京山八里途社区的运动健身中心,昔日的城中村如今已不见踪影。全新的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气排球场上到处是运动健身的居民。夜幕降临,人们跳起广场舞、健身操,这里更成了欢乐的海洋。居民还自发组建了各类社团:舞龙队、腰鼓队、手鼓队、军鼓队、舞蹈队、网球队……得益于体彩公益金的支持,八里途及周边居民对于“去哪儿健身”有了答案。
“群众的场地由群众管”,社区管理人员杨克银介绍道:“场地不光建起来,还要让群众最大程度用起来,我们在每个站点都配备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还将指导员的电话号码放在健身宣传栏中,方便居民咨询。场地中还设有体育彩票销售点,体彩代销者在负责这一区域彩票售卖的同时也负责场地的日常管理,在宣传体彩公益的同时也宣传全民科学健身的理念,形成了科学有序的全民健身联盟。”
家门口健身变为现实
来到湖北省宜昌市,位于市中心的宜昌市体育公园给市民提供了能在家门口健身的场地。走过马路,踏上健身步道,就有三片五人制足球场和三片篮球场,前来运动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偶尔还能组织一场小比赛,让体育公园成为了宜昌的活力角。
不仅城市人群能在家门口健身,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也让健身设施延伸到了乡镇。位于宜昌伍家岗区伍家乡文体活动中心附近的3000多平方米多功能运动场地,是湖北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乡镇运动健身中心项目,全部由体彩公益金投入建设。三年来,宜昌建成乡镇项目30个,村级项目53个。篮球、门球、足球、柔力球、乒乓球、舞龙舞狮、广场舞、太极拳、健身气功……各式各样的健身队伍在健身中心锻炼,标准化的场地和先进的地面材料保证了大家锻炼的安全和科学。
62岁的陈达珍是伍家乡共前村村民,退休后她喜欢上了门球运动,“我们村里喜欢门球的人挺多的,一开始我们就自己建场地在村里打球,没想到现在能在这么好的场地打球。”陈达珍开心地说道。
智慧健身更加惠民
视线转到湖北省武汉市,全民健身已经迎来了智慧体育新时代,场地提质升级让江城焕发勃勃生机。一年之前,位于武汉汉阳的张之洞体育公园还是荒草丛生,在2000余万元体彩公益金的助力下,如今这里成为了武汉城区体育设施类型最多、体验功能最全、自然生态智能化的体育公园。
走进公园,各种极富现代造型美感的运动场馆让人赏心悦目,公园内各种智慧化的健身器材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科学健身选择,不少附近的居民带着孩子来体验高科技运动的乐趣。
环视园内,智能健身步道,沿途有动态人脸识别感应摄像头,还有多功能心率健康柱和户外互动大屏,健身群众可以扫描仪器上的二维码,便可在手机端和互动大屏上看到自己的相关数据;通过这些设备,还可以了解步道人流量及用户运动数据,实时掌握自己的运动强度与状态,以及当前运动人数、运动排名等情况。全民健身体测舱可以进行12个智慧化项目测试;1200米长的健身步道采用了高科技材料,不仅具有耐磨、使用寿命长、减震效果好、清洗方便等特点,还有节能环保,白天吸收阳光,晚上可以发光的功能。此外,公园运营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无人值守”和“一站式运动管家服务”。
在武汉硚口区,占地75万平方米的汉江湾体育公园内,体彩公益金投入超1000万元助力打造的全民健身中心,集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门球场、游泳池、无人机跑道、健身广场、羽毛球场以及各种配套设施于一身,也成为了硚口乃至武汉市民的又一健身休闲去处。 /刘昕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