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中的巧合 让她损失了8.3万
朋友急需用钱,沈阳的董女士前后分四笔给朋友转去8.3万元,结果朋友迟迟没有收到钱。她仔细一核对,竟然转错了!“我朋友的名字和我转错那个人的名字一模一样,我事后核查时才发现的!”董女士说,如今她联系上了对方,但对方得知此事后竟然电话关机,拒绝还钱!
事情发生在11月25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由于朋友急需资金周转生意,董女士先后4次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的方式给朋友张斌汇去了8.3万元,可到了下午4点,朋友还是没有收到钱。
“我们是同银行转账,正常情况下是实时到账,这么长时间没到账,我就查了查手机的转账记录,结果这一查,发现问题了。”董女士说,她发现自己在输入数字的时候,竟然错输了一位,巧合的是,被转账的陌生人竟然和她的朋友是同一个名字,连字的写法都一样。
得知自己的钱转错后,董女士立即来到了辖区所在的派出所报案,“民警说,我这是自己输入错误的,不是对方诈骗,不能立案,只能我自己想办法联系对方。”
无奈之下,董女士拨打了银行的客服电话,“后来客服让我联系我银行卡的开户行,我说明情况后,银行把对方电话给我了,但银行方面不能帮我直接把钱追回来。”
随后,董女士联系到了被转错钱的陌生人张某,“对方是山西临汾的人,自称叫张斌,我问对方有没有一张尾号是9975的银行卡,他说有,但那个卡在两个月之前丢失了,我说麻烦他去银行帮我再查一下,他说行。”
董女士说,挂断电话后,她就一直等待着对方的回复,然而却一直没有消息。
多次联系被转账者 对方电话关机
25日晚,董女士再次拨打了被转账者张某的电话,却发现对方已经关机了。
“我后来又打了好多个电话,一直打到凌晨,对方始终关机,第二天打也是关机。”董女士说,自从第一次联系上被转账者后,她就再也未能拨通对方电话,对方奇怪地“消失”了。
如今,距离转错账已经过去5天了,董女士始终无法与对方取得联系。
“我也咨询了一下朋友,朋友说这种情况可以去法院起诉,但需要花很高的律师费,而且由于对方在山西,律师去那边打官司的费用我也需要承担。”董女士说,自己万万没想到,一次意外的输入竟然给她带来这么大的损失。
“我就想知道,还有其他途径能把这笔钱要回来吗?”董女士说。
11月29日下午,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多次拨打张某电话,对方也始终关机。随后记者拨打了银行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客户把钱转错了,银行方面没有权利追回款项,同时工作人员建议客户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律师:张某属于不当得利
针对此事,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咨询了吉林达江律师事务所苏杭,苏律师指出,张某收到的8.3万元属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因此,若有不当得利事件发生,受损方要及时联系对方退还所得利益,受益方也负有返还的义务。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但董女士如果用起诉的方式解决问题确实需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同时律师提醒张某尽快归还董女士错汇的钱款,否则不但会偿还本金还会损失相应利息,可谓得不偿失。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王跃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