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2日
首页
第A05版:[都市]

用生命守护桥梁、铁路

——访老兵崔风天

    7月下旬,记者来到延吉市公园街道拜访老兵崔风天。已经91岁高龄的他依然是目光炯炯,精神矍铄,并且老人还十分热情,看到记者他不停地举手打招呼致谢。年轻时作为一名铁道兵,他和战友在枪林弹雨中,用生命守护着一条条重要的桥梁、隧道、铁路,为部队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如今他仍然感觉自己还能奔跑,抢修,仍然还能继续战斗!

    1929年1月16日,崔风天出生于吉林省安图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土地改革之后国内掀起了一股参军热潮,正当壮年的崔风天动员村里的有志青年一同参军,终于在1948年4月9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独立三团的炮兵连,成为一名炮兵射手。

    后因部队改编,崔风天又被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第三支队23线路大队,当时铁道兵团的战士们大部分都是20岁左右年轻人,他们毫不畏惧,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在一次战斗中,敌军出动3架战机在吉林松花江铁桥上空猛烈炮击。崔风天受命修建松花江铁桥并完成任务,因作战勇敢,并出色完成任务,他在收复吉林省松花江铁桥战役中被授予了二等功勋章。

    “一座长500多米、宽15米左右,离地足有七八十米高的松花江大桥被敌军破坏,出现一个大缺口。而当时我们的任务就是争分夺秒桥必须修好,面对敌人的轰炸也得干,就算死了也得干!”崔风天说。

    让老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那次战斗是,他们铁道师团临危受命,接受“修复铁桥”的重要任务。经过全体战士近半月的艰苦努力,基本完成铁桥修复任务,汽车勉强可以通行。随后,上级下令他所在部队守护铁桥以及铁路隧道。这次战役中,因为敌军的炮击,他的头部及腰部受到重伤,在医院接受近一个月的治疗。

    1952年7月,崔风天进入延边大学政治系学习,毕业后留在延边大学从事成人教育工作。2017年,他写下了自己的参战回忆录。在文字中,他把对战友们无限绵长的追思和心怀家国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更表达了一个老兵对千千万万后人的希望,希望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喋血年代,不要忘记那些为民族解放和独立而奋起抗争的老兵和那些先烈忠魂!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吕闯报道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