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6日
首页
第A02版:[要闻/广告]

驰骋疆场捍卫幸福

——老兵王凤鸣的故事

    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徘徊生与死的边缘。对于老兵王凤鸣来说,数不清的战斗历程,令他终身难忘,刻骨铭心。

    1926年,王凤鸣出生于松原市前郭县八郎乡冷家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47年,为响应党的号召,王凤鸣报名参军,在郑家屯加入辽吉军区保安第二旅。同年8月,这支队伍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二十师。王凤鸣就在二十师五十九团二营八连(机枪连)二排五班担任重机枪射手。

    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四战四平”。1948年3月12日凌晨,炮声打破了黎明前的沉寂。据王凤鸣讲述,在提前选好作为射击位置的一座土屋内,他持续用凶猛的火力压制着敌人地堡里的机枪。梯子组的战士乘势把梯子搭在堑壕上,爆破班的战士则越过封锁线,在连续不断的爆炸声中,把敌人的明暗地堡炸毁。

    在激烈的枪声中,部队缓慢推进。王凤鸣和机枪班的战友跟进掩护,当他们进攻至天桥时,二营已完成攻击任务,撤出战斗。兄弟连队冲了过去,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王凤鸣回忆说,战斗一直持续到13日凌晨才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1.9万余人。

    在之后的战评会上,由于王凤鸣所在的二营机枪连与步兵配合紧密,有效降低了我军战士伤亡,被点名表扬,全连官兵各记大功一次。

    驰骋疆场,奉献青春,挥洒血汗。王凤鸣这位农家子弟,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一往无前。虽然他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具体参加过多少次战斗,但回想起1949年入党时的情形,却依然历历在目。

    “我是在天津入的党。当天,上级给我佩戴大红花,问我:‘你的奋斗目标是啥呀?’我说:‘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到底!’”说着,王凤鸣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1953年,抗美援朝归来的王凤鸣复员,选择了回老家冷家村陪伴母亲务农。“我父亲在我5岁时去世了,只留下母亲辛劳养育我。我既然在战场上活着回来了,就要回到她身边尽孝。”

    记者从当地政府了解到,王凤鸣老人复员后曾任生产队长,坚持为家乡建设发光发热。他还帮助修建村小、资助困难学生,希望生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能有更好的生活。

    经历了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见证了党和军队在和平年代的光辉成就,如今的王凤鸣,感受着新时代好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村容村貌越来越好,农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现在追求的是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当年战士们艰苦卓绝用血肉之躯打下的江山,值!”

    采访时,王凤鸣的女儿王桂华对记者说,父亲这一生为子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父亲经常和我们讲,他上战场是为国家、为人民应尽的责任。”/吉林日报记者赵梦卓实习生滕浩锋报道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