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长春8岁小女孩妞妞(化名)突然呕吐,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到长春市儿童医院,收入PICU抢救。
家长说妞妞患有Ⅰ型糖尿病。经测,妞妞空腹血糖值高达29mmol/L,达到危重程度。血气分析检查结果PH值达到7.0,妞妞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引起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抢救2天血糖下降,PICU医生马上实施有创动静脉监护、液体复苏、呼吸支持一系列抢救操作。2天后,妞妞的血糖逐渐降下来,由PICU转入遗传代谢内分泌科继续治疗。
长春市儿童医院PICU主任单立业介绍,Ⅰ型糖尿病发病隐蔽,家长难以发现,多在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休克后才发现。如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妞妞的妈妈患有糖尿病。妞妞2岁时,家人发现她比同龄孩子消瘦,经医院检查,妞妞患有Ⅰ型糖尿病。自此,妞妞开始在家打胰岛素维持,但由于饮食缺乏科学管理,胰岛素量的使用不均匀,妞妞的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高时超过30mmol/L。
长春市儿童医院遗传代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彤告诉城市晚报记者,儿童空腹血糖值在6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值在7.8mmol/L以下才正常。妞妞肝脏、肾脏等器官均受影响,非常危险,其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也落后于同龄孩子,入院后,意识不清、躁动、频繁呕吐。
医生密切监测妞妞的生命体征,采取禁食水、扩容、纠正休克、胰岛素控制血糖、抗感染等措施。
治疗中,妞妞血糖值不稳,高时超过27.9mmol/L,低时降到2.8mmol/L。纠正酸中毒的过程也不容易,要调整好电解质平衡,医生需格外注意用传统方法治疗时胰岛素用量的调整。
传统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是打胰岛素,从孩子角度长远考虑,医生建议妞妞使用胰岛素泵,但费用难住了这个贫困家庭。医院得知后,帮妞妞办理救助,联系学校及社会救助机构,大家一起努力,终于筹够了费用。
戴上胰岛素泵的第三天,妞妞空腹血糖值降到7mmol/L左右,血糖稳定了,妞妞活泼了,睡觉踏实了。这是长春市儿童医院首例胰岛素泵治疗法,该疗法也为以后开展糖尿病患儿治疗开拓了新思路。
记者获悉,3月31日,妞妞出院了,今后她需定期复查。
李彤主任说,糖尿病患儿病后两年是最佳治疗期,而其饮食要严格控制,如果血糖升得太高,代谢不了,对所有脏器都有危害,导致中毒,危及生命。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必要时及时就医。
提到糖尿病,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成年人专属慢性病。调查发现,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怎么才能知道孩子是否患上糖尿病呢?李彤主任介绍,一旦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流调数据)表明,近20年间,我国15岁以下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增加近4倍,1型糖尿病患儿新发病例位居全球第四。
由于儿童糖尿病症状难以被发觉,再加上家长认知度不高,很容易延误病情,不及时诊治往往很快发展为酮症酸中毒还可能造成生长迟缓、肝脏增大、智力落后等,晚期患者有视觉病变、肾功能衰竭的风险。
观察“三多一少” 判断孩子是否患有糖尿病
李彤主任介绍,儿童患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
吃多:常有很强的饥饿感。
喝多:有时夜间也要起床喝水。
尿多:大龄儿童尿频尿量增多,年幼儿童易发生遗尿现象。
体重少:往往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
另外,糖尿病患儿还可能伴随伤口难以愈合,皮肤、外阴、泌尿系统反复感染,容易疲倦,喜欢蹲坐或躺着。李彤主任提醒家长们,一旦孩子发生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
虽然儿童糖尿病危害多,但目前对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手段日趋成熟。一般采取综合性治疗,包括正规胰岛素治疗,科学调整患儿饮食,加强运动,增加糖尿病知识教育,给予患儿和家长心理及精神支持。病情得到控制的孩子,并不会影响正常发育和学习生活,糖尿病患儿完全可以和正常儿童一样,拥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未来。
相关延伸>>
约有80%的儿童肥胖将延至成人
进入21世纪,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的危害已成为最为突出的健康问题。在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儿童中,重度肥胖儿童中30%患儿患有脂肪肝,脂肪肝的患儿中有30%~50%有肝功能异常;重度肥胖儿童中有80%-90%患儿空腹血糖偏高,其中有10%-20%的患儿诊断为儿童2型糖尿病(肥胖型)。
约有80%的儿童肥胖将延至成人,是成人发生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脂肪性肝硬化等一系列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肥胖儿童的预防和治疗应引起社会和家庭的高度关注。
小儿肥胖如何计算?
1.身高-体重法:一般认为体重超过其性别的身高-体重标准20%以上者为肥胖:≥20%~29%为轻度肥胖;≥30%~39%为中度肥胖;≥40%~59%为重度肥胖;≥60%为极重度肥胖。
2.体块指数法(BMI):BMI=体重(kg)/身高(m2)成人BMI≥25%即为肥胖;男性学龄儿童 BMI≥18%,女性学龄儿童 BMI≥17.5%即可诊断为肥胖。
哪些原因可引起肥胖?
单纯性肥胖:大多是由于营养物质摄入过多(95%的肥胖儿喜食甜食、油炸食品,嗜猪肉、鸡、面食等含高热能的食物);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活动量过少;遗传因素等。
病理性肥胖:可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和遗传性疾病。/城市晚报记者 刘暄报道 长春市儿童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