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7日
首页
第A13版:人物

每天连续奋战超过6小时,高强度工作下曾晕倒, 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段雅玲说:

“当送患者出院的时候, 感觉一切辛苦和付出都值了!”

身边人说:她是我的“左膀右臂”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城市晚报 联合出品

    策划:张福安 杜兆云

    执行:刘暄 朴松莲 高菡

    4月13日,是吉林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管护师段雅玲回到家里休整的第三天,她一会儿做做家务,一会儿坐下来看看书,尽情享受着正常生活所带来的悠然与惬意。过去两个多月的经历仍历历在目,出发时的紧急,家人们的不舍,工作中的困难,高强度下的疲惫……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患者们出院后那油然而生的灿烂笑容!“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当送患者出院的时候,感觉一切辛苦和付出都值了,这也正是当时我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的意义!”段雅玲说。

    送别时女儿一直在哭

    作为医院急诊科一名护师,段雅玲平时工作就比较繁忙,要经常值夜班,直到今年春节假期,她才终于腾出时间打算和家人一起去度假。“我们按计划去华东五市,1月25日出发,就在出发前,我接到通知单位正选取人员去武汉支援!当时我就把旅行团给退了,然后立即向单位报名,作为一名有着17年经验的医务工作者,在武汉人民出现危难之时,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冲上去!”段雅铃说。

    1月26日早晨,段雅玲刚从睡梦中醒来便接到领导电话,随时准备出发。其间段雅玲和家人告了别,家人还是很支持她,爱人说,“你就放心去吧,家里面的事不用你管,照顾好自己!”只不过13岁女儿一直在哭,让她的心情又难免复杂起来。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告别家人,段雅玲迈出坚定的步伐。

    1月26日晚8时左右,段雅玲正式踏上征程。

    穿完防护服最快40分钟

    到达武汉在经过几天的培训后,段雅玲和同事们正式进驻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我们是吉林省第一批进驻该医院的,当时医院病房都是后改装的,我主要负责12楼东区,也就两天就收满了50个比较重的患者。病区很多患者当时都得带呼吸机吸氧,这个场面对于长期在急诊科的我来说并不害怕,但一想到患者具有传染性,心中也难免有些担忧。”段雅玲说。

    而对段雅玲来说,起初工作感到比较困难的就是穿脱防护服。“我们至少要提前一个小时到医院接班,而这段时间基本就是在穿衣服。包括手术服、隔离衣、防护服,两层手套、两层帽子、两层鞋套,还有防护眼罩、防护面屏、口罩,全都是双层保护。穿好后还要反复检查严不严密,这一套下来最快需要40分钟,要是慢些得一个小时。相比于穿,脱则更为麻烦,要小心翼翼保证不把沾到衣服上的细菌带出来,步骤更多,同时还不能着急。”

    随着自己不断操作和学习,段雅玲之后在穿脱防护服方面越来越熟练,但是防护服内闷热的窒息感,穿着防护服操作起来不便,还有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也在随时随刻地考验着她。

    早上吃饭都不敢喝粥

    在穿好一整套的防护服后,段雅玲穿过4道门的缓冲区来到病区,正式开始了一天护理工作。她的工作内容很多,包括静脉采血、静脉输液、做雾化、换吊瓶,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上监护仪的患者还要随时观察其病情。除此之外,生活方面他们也护理,给患者送饭,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测量血糖,对于严重卧床的患者还要给他们翻身、清理大小便,总之什么大事小情都得管。“在护理方面,患者在病区能依靠的只有你,所以各种事情你都得做好,这样才能更好地鼓励患者们!”段雅玲说。

    刚去的第一个星期,算上穿脱防护服的时间,段雅玲每天连续工作要8个小时,也就是说,这期间她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饿了、渴了都得挺着,直到交接班结束。“我们刚去的时候防护服等物资还很紧缺,不能浪费,所以我们是没有午休吃饭时间的,只能一直坚持到工作结束。而相较于吃喝,最困难的还是上厕所,开始时我还准备了尿不湿,后来则干脆就挺着。我们早上吃饭都不敢喝粥,就专门吃些干的!”

    之后随着支援武汉医护人员逐步增加,段雅玲工作强度得到缓解,但也要连续工作6个小时左右。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40多岁不算年轻的段雅玲体力逐渐有些跟不上,甚至在一次工作过程中她晕倒了。“当时我正在病区内,突然间头发晕,心跳加速,喘得特别厉害,好在还有些意识!之后同事扶我出来到一个缓冲间坐着,感觉不行后,又回到休息区,到那时立刻就瘫倒了!好在过了20分钟,自己逐渐缓解过来!”段雅玲说。

    60岁患者掉下床吓坏了她

    除了每天的日常工作,段雅玲也要随时面对突发情况。有一次她值班时,突然听到“哐当”一声,原来一名60岁的大爷从床上掉了下来,这可把她给吓坏了!之后她和同事赶紧上前把老人扶上床,查看老人摔没摔伤,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好在老人整体情况没有大碍。由于老人病情较重,日常也得吸氧,过后段雅玲还是不放心,又来到病床前查看好几次,在老人反复说“我现在挺好的”后,段雅玲的心才算落下。至于老人摔下床的原因,原来是睡着了不小心掉下来的!

    段雅玲说,这次事件回想起来就比较危险,老人在掉下来时,她不清楚老人的意识和状态如何,同时在给老人扶上床的过程中比较忙乱,也存在防护服被损坏的几率。但当时顾不了那么多,必须快速上前处置,一切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先。

    患者的配合、关心让她感动

    在与患者们接触的日子里,也有很多事情感动着段雅玲。有一次段雅玲在给患者扎针时,由于防护服内比较闷热,眼镜、护目镜上都是雾水,视线非常不好,很难找准扎针的位置。患者主动和她说,“你就放心扎吧,这次扎不进去就再扎几下,你们能到这就是没有放弃我们,我们已经很感谢了!”患者的感恩和配合让段雅玲很感动,也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心。

    还有一次,段雅玲来到一名60多岁老人身边准备打针,这时老人突然问她是从哪里来的?段雅玲回复老人说是吉林省。老人哽咽地小声说道,“吉林,几千里远啊,谢谢你们能从这么远来帮助我们啊!”段雅玲当时停住了,透过模糊的眼罩看到老人感恩的目光。此时她心里暖暖的,并冲老人做了个点赞的手势!

    送患者出院是最开心的时候!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们逐渐康复,而送患者出院是段雅玲最开心的时候。“我记得到后期有一天,我一次送5名患者一起出院,除去这5名患者,当时我们病区就剩下最后3名患者了!见此情景,那3名患者也跟着送到病房外,那时所有人脸上别提有多高兴了!每次送患者出院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真心替他们开心!”

    在患者全部出院后,3月28日,段雅玲和同事启程回家!回来途中,武汉人民以最高礼遇欢送英雄回家,交警护送开路,一些市民站在路旁纷纷挥手告别,看着路旁已经绽放的花朵,段雅玲心中在想,春天终于到了!

    “一直知道武汉大学的樱花很美,但我认为最美的是武汉人民感恩的心!等疫情完全结束后,我一定会再次来到武汉看看,还要带上女儿。尤其是要回到工作过的医院看看,让女儿知道这个就是妈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段雅玲说。

    回家这几天饭都是爱人做的

    在长白山结束14天休整后,4月11日,段雅玲终于回到家中,而她到家第一件事竟然是收拾屋子!“我回来前,其实他们爷俩已经收拾屋子了,只不过我的要求比较高!而回来后这几天的饭都是爱人做的,第一天吃的火锅,第二天吃的炒菜,爱人手艺还不错,可以尝试以后让他把做饭这块都包了!”段雅玲笑着说。

    当下社会上掀起致敬英雄的浓厚氛围,而对于英雄这个称号,段雅玲则表示这些都是她应该做的。段雅玲说,身为医务工作者,上一线救人这就是她的义务。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所有人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下,才能这么快将疫情控制住,相信只要大家继续努力,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

    历尽千帆后,归来仍少年!据了解,段雅玲在家中将继续休整一周,然后正式回到工作岗位当中!

    身边人说:

    她是我的“左膀右臂”

    段雅玲从事护理工作已经17年了,技术非常全面,工作任劳任怨,急诊科的工作又忙又累,但她始终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段雅玲做事情很认真,除了日常护理工作外,我还让她协助帮忙整理下相关文件等事情,可以说是我的“左膀右臂”。雅玲还很热心,我们科新来的护士,一般她都会亲手来带,全力培养新人,新护士操作出现一些问题,她也会不厌其烦地前去帮忙,是新人们学习的榜样!

    ——吉林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护士长赵瑞

    /城市晚报记者 吕闯 报道 受访者本人供图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