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封闭的小隔间,一盏台灯,一摞书,大学刚毕业的韩梦洁正在埋头刷题,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已是晚上九点半,宁夏银川市一栋写字楼里的这间“共享自习室”仍坐满了学习的人们。
“共享自习室”最近开始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城市出现,通过独特的座位设计,为人们提供“沉浸式学习”服务。
韩梦洁所在的“修远自习室”有30多个座位,扫一扫桌面上的二维码付费,就可以落座学习。据介绍,自习室每天从早上8点半营业到晚上10点,每小时收费4元,一天20元封顶,用户还可以关注自习室微信公众号,在手机上预约座位。
记者看到,自习室分为公共阅读区和由小隔间组成的自习区,房间里铺着静音地毯,桌上摆放着绿植,还免费提供咖啡、茶包和水果等。
“共享自习室”走红的背后,是当下年轻人旺盛的学习需求。在“修远自习室”墙面的白板上,写有“研究生入学考试”“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考试时间的倒计时提示,还写着“为更好的未来奋斗”等励志话语。
虽然自习室要付费,但多位受访者都表示花钱买“学习氛围”值得。韩梦洁说,在咖啡厅、书店自习时也需要先消费,买一杯饮品至少20元,但那些地方人来人往,影响学习效果。“自习室里更安静,支付费用也可以接受。”她说。
如今,“共享经济”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中国服务业结构优化、快速增长和消费方式转型的新动能。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达到29420亿元,同比增长41.6%,已有7500万服务提供者。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