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提高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提升运输企业应急救援水平,有效降低和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由吉林省交通运输厅主办,吉林省运输管理局、四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承办的吉林省2019年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处置应急演练现场会在四平举行。
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公安厅、省环境保护厅、省运输管理局有关领导,四平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及省内各市(州)、县(市、区)交通运输、运管部门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代表,共计450人现场观摩了演练。
当日上午,与会人员在参加全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知识培训后,又开展了道路危货运输事故处置应急演练。在演练现场,共出动盐酸运输车2辆、应急处置车3辆,现场模拟盐酸运输车辆发生泄漏后的报警、事故上报、堵漏、倒灌、污染废弃物清理全过程及运管部门应急处置经过。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朱韶星现场观摩了演练,并做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说,本次演练时间虽短,成效显著,演练组织精心、安排细致,处置科学,指挥到位,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性,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促进协调、提升能力的预期目的。
目前,全省共有危险货物运输业户515户,危货运输车辆18523辆,年运送危险品2301万吨,承担了全省近80%的危险品运送任务,为促进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很多安全事故隐患和问题。从全国看,先后发生了山东省临沂金誉石化公司“6·5”罐车泄漏重大爆炸着火事故、河北张家口盛华化工公司“11·28”爆燃事故、陕西榆林化工园区“4·23”油罐车爆炸等多起危险货物安全事故,吉林省也发生了白城市中吉燃气“2·8”事故和吉林市鑫峰运输公司“1·27”硫酸车侧翻事故。这些事故充分表明,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事故仍处于高发期,绝不能对危货运输安全生产形势过高估计,盲目乐观。因此,有效防范、迅速应对处置危货车辆突发情况,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新形势下一项极其重要、非常迫切的工作任务。
通过演练,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运输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本着“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的理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各项危货运输安全工作抓实抓细,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二是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各地要按照《吉林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下大力气整治乱象,规范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秩序,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积极会同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大对危货车辆违规装载、违规停放、违规挂靠、异地经营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危货运输经营,净化运输市场环境。三是要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认真总结事故处置经验,规范处置动作,严格遵循“三个第一时间”,即发生事故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自检安全监管情况,第一时间调查封存动态监控数据,变被动为主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稳妥完成事故处理工作。道路危货运输企业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不断完善企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危货运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记者 高鸿 报道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