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7日
首页
第A03版:发布

细纱在她指尖从容流转

——记省劳动模范徐艳茹

    她,身材虽然瘦小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8个小时夜班下来,谈及工作仍神采奕奕;她,每天骑车上下班,10多公里路程风雨无阻,坚持不悔;她,在枯燥无味的重复操作中却能创新方法,提高效率。她就是省劳动模范、吉林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后纺车间细纱挡车工,我省纺织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徐艳茹。

    1993年,徐艳茹来到白城市纺织厂,在飞“纱”走线中开启了她的挡车工生涯。刚入厂,她就认真学习操作法,苦练操作技术,观察老师傅每一个操作细节,并坚持班中练、班后练、休息日到车间练,脚磨出泡、手磨出血全然不顾,终于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入厂不到一年,在全公司运转操作运动会上,她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评为“岗位技术标兵”。

    在工作中,徐艳茹不断摸索、创新。她说,以前的操作繁琐复杂,新人不容易接受,对手部的伤害也大。经过不断摸索,她将细纱操作中原来的“插管式”改为“甩管式”操作法。“这个方法把我们以前操作的7个动作并为4个动作,提高了操作速度,新人也容易接受。”徐艳茹说。

    从2002年至今,凭借过硬的技术,在公司开展的历次操作比赛中,徐艳茹10次获得第一名。2003年,在省棉纺织行业大赛上获得操作第一、全能第二的好成绩,被授予“吉林省技术能手”。2006年,她在白城市棉纺织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细纱挡车专业)中获得第一名。2007年,在白城市棉纺织岗位操作技能大赛中,她获细纱挡车第一名,同时换粗纱39秒打破了公司多年来此项操作纪录。

    在公司人员紧张时,她主动多看机台。从1997年至2014年,平均看台量比别的挡车工多出三分之一,累计扩台7000多台次,相当于一个普通挡车工3年的工作量。2006年公司扩大规模,全体员工实行“三班制”,她带头参加,缓解了公司人员紧张造成的生产压力。2014年,公司开展创收增效活动,实施对班倒战略,她又一次率先加入到对班倒行列中,5年比其他挡车工多工作20个月。

    徐艳茹在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还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经她带的学员出徒考试的成绩优一级合格率达到90%以上。她利用班后休息和中夜班转班时间,陪学员练习操作技术,累计超过7040小时,共计880个工作日。她摸索出一套新学员培训方法,将以往长达3-5个月的学习期缩短到20天。

    付出终有回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年起,她每年都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2002年至今,15次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标兵;2003年被评为吉林省操作技术能手;2004年在白城市建功立业奔小康竞赛中被评为“杰出职工”,同年被评为“吉林省职工创新能手”;2011年获得吉林省纺织行业操作技术能手称号;2012年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白城市好职工”称号;2015年被授予“吉林好人、最美职工”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3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吉林日报记者 尹雪 报道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