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人想知道,究竟优秀的小记者是如何培养的,不同的年龄段都有哪些教育模式,对此,我们特别采访了城市晚报只有5岁的小记者韦羽桐的妈妈杨丹,了解她对孩子是如何培养的,从她的角度来畅谈育儿理论,了解孩子成长背后的故事。对于城市晚报小记者而言,不仅是要培养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让孩子从各类实践活动中学到更多。
从小带孩子去旅行长见识
作为妈妈,在杨丹的心中,她始终觉得,孩子的眼界要宽,对未来的成长是十分有必要的,于是,热爱旅游的她,在孩子只有七八个月的时候,就领着孩子周游全国。每到一个地方,孩子也会四处观看,虽然那时候还小,杨丹会介绍每个地方都有哪些特色,讲讲周围景区的故事。渐渐地,孩子3岁的时候,已经独立可以跟着杨丹去很多景区旅游了,无论是爬山还是潜水,孩子都可以去尝试,而且出奇的勇敢。
就在前阵子,杨丹还带着孩子去桂林旅游,看到美好的景色孩子还会拍照留念,虽然只有5岁,但是已经能像小大人一样发表自己的感慨。这其中的成长,在杨丹看来,都是孩子通过旅行中所收获的,而她也看到了孩子在不断的进步,在描绘一些景色方面也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记得最深刻的一次是去国外旅行,参加潜水的时候,杨丹会以为孩子会害怕,可是到水底后孩子的水感很好,一点都害怕,还会欣赏水里的美景,无论是旅途的颠簸还是疲劳,孩子都极少有怨言,这对于杨丹来说,就是一种很大的收获。
孩子懂得感恩喜欢分享
在杨丹的教育理念里,孩子一定要懂得感恩,每次上幼儿园还是回家,孩子都会有礼貌的和老师道别,对于老师交代的任务,回到家即便是不吃饭也要做好,也养成了孩子的好习惯,回到家里,孩子还会和家里人讲述一天中的趣事。这其中,杨丹发现孩子的记忆力格外的好,白天在幼儿园里都做了什么,在分享的时候哪个小朋友带了什么水果或者美食,她都记的一清二楚。
当韦羽桐在幼儿园里进行分享的时候,他都会把每个人的名字都记得很清楚,每个人都有份,从来都是不会遗漏任何一个人。这和孩子从小喜欢观察有关。除此之外,经过动手参加一些活动,韦羽桐对色彩的认知也是非常清晰的,无论是深红还是浅红,甚至西瓜红这样的色调,孩子都可以认识。这一点,也出乎杨丹的意料,后来发现这与孩子从小喜欢看书认知色彩有关。
孩子对于父母也都十分关心,家里人谁不在,她都第一个知道,当在幼儿园知道过父亲节的时候,她晚上给正在出差的爸爸发了视频,向爸爸送上祝福,虽然孩子只有5岁,但是这种关心让作为爸爸的韦刚也格外的感动。所以无论工作如何繁忙,他都会适当的抽出时间陪伴女儿的成长,因为在一个幸福家庭成长的孩子,她也是幸福而独立的。
加入小记者希望孩子更优秀
谈起加入城市晚报小记者的初衷,杨丹表示,希望孩子得到锻炼,在今年参加绘画百米长卷的活动中,韦羽桐在空白的纸上随手画了一家人幸福在一起的场面,看到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画面,孩子表示希望一家人永远幸福。在拍摄小记者宣传片的过程中,孩子虽然年龄最小,但是记忆力还是很好的,要求背诵的内容,全部都能记住,孩子可以说非常认真,直到拍摄的时候也很快就完成,得到了导演的好评。
每一次活动的参与,都让杨丹感觉,孩子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她始终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更要注重多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快乐的成才和学习。现在韦羽桐还学习了模特走秀,相比其他孩子的怯场,她更喜欢在舞台上挥洒自如的绽放自己,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对于父母来说,只有孩子快乐了,健康的成长就是他们最大的期望。
对于孩子的未来,妈妈杨丹则表示,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作为家长只是要引导,最终还是要孩子自己去选,只要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她做什么都是值得令家长骄傲的。本期介绍的就是小记者韦羽桐的成长经历,如果你也觉得城市晚报小记者这个大家庭是一个有爱的大集体,如果你也想让孩子参加更多的活动来锻炼自己,欢迎加入我们:18088681020(电话和微信同步)。
/记者 王秋月 报道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