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
柳河县西腰沟村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柳南乡西北部,紧邻303国道,地理区域优势凸显。这里远离城市喧嚣,独守一份宁静。近年来,西腰沟村在吉林省人大、吉林省科技厅的帮扶下,扶贫特色产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因地制宜、整合分散耕地和闲置土地,创新“大户经营”、“技术入股”的经营模式,积极引导种植及养殖大户、村中致富能手加入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实现“抱团”致富。
茂林细柳,百花清流。山水相间的自然环境给西腰沟村蜂蜜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2017年联合国宣告每年的5月20日为“世界蜜蜂日”,扶贫先扶智(志),为了让蜂蜜赋予的发展成果与贫困户共享,我们鼓励贫困户自己养蜂,目前西腰沟村已经成立了红林、小贺养蜂合作社,养蜂户20户,蜂箱900余箱,养蜂后人均收入有了极大提高,真正形成了以品质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扶贫,为蜂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还将依据西腰沟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养蜂技能,在这里打造养蜂基地示范平台。我们通过知名专家的技术改良和养蜂人的不断努力,把西腰沟蜂蜜打造成远近闻名!
“第一书记代言产品”
好蜜出自七月。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初是长白山椴树开花的季节,也是蜂农们开始忙碌的季节,这个时候的椴树蜜为上上品。西腰沟村椴树原蜜蜜色轻盈润泽,蜜感甜润适口,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已与京东集团签订了西腰沟原蜜收购协议,原蜜产、供、销一体化组织初具规模,实现了原生态蜂蜜从蜂场到餐桌的供应模式。
好蜂蜜用途也是非常多,蜜瓜融合--西腰沟可是独一户。把蜂蜜生产和香瓜种植相结合,通过科技融合,最后种植研发出了西腰沟又一特产--蜂蜜香瓜。腐蚀农家肥做底肥,雄蜂授粉、蜂蜜做液肥……称得上是“瓜中极品”。 蜂蜜香瓜从去年开始种植,村里的合作社和13名贫困户全部参与其中。为了帮助百姓们种瓜卖瓜,丛培龙驻村后,每天来到大棚中监测香瓜的生产情况,“土壤监测达标不?棚中温度怎么样?雄蜂授粉的情况正常么?”对待即将产出的香瓜就像对孩子一样上心。
“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让它‘走出去’!”为了打开销路,闲暇时间,丛书记还亲自做“商贩”, 去街头“卖瓜”。 原本腼腆内向的丛培龙,一提起香瓜,对着路人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我们村是贫困村,大家买我们的瓜,就是为村里脱贫致富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大家共同关注贫困人群,感谢大家为扶贫项目出一份力!”
截止目前,通过摆摊、微信销售,已售出5400多斤香瓜,“我用这种方式既保障了贫困户的收益,又推广了西腰沟村的蜂蜜香瓜。”丛培龙表示,摆摊为贫困户销售香瓜还只是开始。接下来,党委和政府在做好产业生产管护的同时,还要做好市场开拓的引导工作,努力打造蜂蜜香瓜品牌,真正将蜂蜜香瓜产业做成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7月的好时节,景色宜人的西腰沟村,大门向大家敞开,诚望社会各界人士拨冗莅临!
/记者 张骁宇 王耀辉 报道 柳河县委宣传部供图
/ 第一书记 /
/ 第一书记 /
“学会仰望,幸福其实离我们不远。如果经年可以用来守候,那么拼搏的意义就在于此!”丛书记笑呵呵的跟记者说。
因为从小出生在城市里,对农村的印象大都停留在书本上,觉得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个与世无争世外桃源。记得是五月中旬的一个雨天,我刚刚上任,和村干部一起走访村里的贫困户,走访结束后,我在淅淅沥沥的雨中走了好久,自己也思考了好久,心里也难受了好久,看到贫困户中家里的现状,心里五味杂陈,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我想就在这里,我总是会不停的拼搏,是因为这里的土地让我无法平静。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刻不容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的要求,有效提升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扶贫特色产业项目,大家集众心、聚合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让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当中,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