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14日发布报告称,基因编辑技术目前尚未成熟,但未来在有条件时,可根据相关原则应用于特定情况下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在这份名为《人类基因编辑——科学、伦理和监管》的报告中,美、中等多国科学家指出,绝对禁止基因编辑技术不是解决方案,但应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
报告聚焦基因编辑在生物医疗领域的三个主要应用:帮助了解人类疾病和治疗的基础研究、用于治疗或预防体细胞疾病的临床应用,以及用于治疗或预防生殖细胞疾病的临床应用。报告就人类基因编辑的科学技术、伦理以及监管等提出建议和相关准则。
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尚未成熟,一些人担心,基因编辑过程中一旦出现微小错误,将可能在人类基因库中留下长久后果,因而对这项技术充满恐惧。另一些人则担心在社会层面引发问题,比如可能对优生造成影响。
不过,多国科学家已开始积极探索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疾病。目前全球最流行的“基因剪刀”是2013年兴起的CRISPR-Cas9技术,主要发明者之一是出生在中国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张峰。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