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里瑜伽馆不少,但几乎都阴盛阳衰,像汤又悦那样的老汉,在83岁高龄还能坚持瑜伽进修,并手持五本教练证书的,恐怕只此一位吧。
汤又悦,1934年出生于浙江平湖,八旬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铄,吐字清晰,一口牙齿保护完好,让年轻人都羡慕。
上世纪五十年代,汤又悦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那时这个本科要读六年。毕业以后他就在浙江省农科院从事科学研究,研究的课题“杂交水稻组织培养”,当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后经省农科院举荐,汤又悦在农大分校任教,1985年调到浙江教育学院之后便一直担任生物学教师直至退休。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足球比赛,汤又悦的上半场都在致力于科学研究,下半场则开始忙于瑜伽太极的推广普及。
“那时我正好在练太极拳,英语交际能力也还可以,就应邀作为当时外国友人的英语翻译及太极拳教师,为中外文化交流做点贡献。”在团队课程结束之后,也曾有外国客人有意住在汤老师家里好几天,讨教太极知识。
汤又悦接触瑜伽是从2004年开始的,恰逢大量有关瑜伽的书籍和碟片在市面上流行,70岁的老爷子起初完全靠自学,后来也进入了瑜伽馆进修。
坚持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他的体重明显下降,腰也细了一圈。“刚掌握入门知识肯定是不满足的,为了学得更好,我进了瑜伽教练培训班。”
古稀之年学瑜伽,汤又悦却格外有慧根,“因为我本身就有生物学的底子,对人体结构与功能较为了解,所以动作比很多年轻人都要好。双盘腿、头倒立,不少高难度的动作都能正确完成。”
虽然年迈,汤又悦老师却很有自信。一切运动都要符合人体科学——这是北大生物系高材生的健身法则。“2008年,我拿到了第一张教练证,到2013年为止共考了五张瑜伽教练证。”
有张照片,就是一群女教练簇拥在满头银发的汤老师身边,高龄老汉练瑜伽成了女性占绝对多数的瑜伽馆里的一景。
/青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