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 绘就木耳产业乡村振兴新画卷
  更新时间:2025-09-08 13:04   来源:


  长白山余脉南麓的黄松甸镇,凭借独特的冷凉气候和火山灰土壤,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成为中国黑木耳产业的发源地之一。经过三十余年发展,这里已形成覆盖菌种研发、菌包生产、规模种植、初深加工及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年产量1.5万吨,被誉为“中国黑木耳之乡”。

  作为东北亚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黄松甸市场辐射全国20余个省市,并通过跨境电商销往全球各地。该镇黑木耳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90%以上的村屯都在发展食用菌产业,95%以上的农户都从事与食用菌相关的产业,农民90%以上的收入都来源于食用菌产业。在这片黑土地上,邮储银行蛟河市支行深耕十四载,通过金融创新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见证并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蝶变。

战略深耕构建产业金融生态

  作为县域金融服务的主力军,邮储银行蛟河市支行自2011年起锚定黄松甸黑木耳产业集群,创新采用“政府+银行+产业链”合作模式。通过建立“信用乡镇”评价体系,与地方政府共建信息共享平台,该行实现了从单户10万元联保贷款到单户最高300万元无抵押贷款的跨越,授信额度实现了从初期1000万元到当前累计2.5亿元的递增。2024年在吉林市人民银行的见证下,邮储银行蛟河市支行与黄松甸镇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政银协同进入新阶段。

  “我们构建了全周期服务矩阵。”支行负责人表示,每年4月启动旺季资金预授信,确保6-11月交易高峰期间资金无缝衔接。针对今年市场变化,该行提前梳理 3-6 月需重授信客户100 户,涉及金额3500万元,通过移动银行上门服务,实现业务办理“零跑腿”。

客户黏性彰显服务价值

  在竞争激烈的县域金融市场,该行以“陪伴式服务”建立起独特优势。行业领军人物梁库坦言:“在企业初创期,邮储银行的贷款如同及时雨,最难的时候一路相伴,以后依然会选择与邮储合作。”这种长期信任关系,使该行在同业多家机构入驻的情况下,仍保持核心客户留存率98%以上。

产品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从传统抵押贷款到纯信用“产业贷”,该行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实现风险精准定价。2024年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纳入服务范围,致力于带动黄松甸木耳物流、加工等配套产业共同成长。信贷客户经理透露,“未来将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数据穿透,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邮储银行蛟河市支行的实践为县域金融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该行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在巩固黑木耳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中药材、食用菌等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来源: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

编辑:刘薇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城市晚报社
  • E:cswbnews@163.com (欢迎投稿)
  • W:http://www.cswbszb.com/
  • A:长春市高新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0239号-1
  • 掌上吉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