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25日,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银色吉林·特色产业实践团”奔赴长春市双阳区开展为期三天的沉浸式调研。团队围绕梅花鹿特色产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冰雪经济四大板块,完成了资料采集、深度访谈、线路设计、客源签约、地形测量、成果移交等全链条任务,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一、7月23日博物馆沉浸式备课 + 产业链深度访谈
(一)第一站双阳区梅花鹿博物馆
上午九点团队到达全国唯一一座梅花鹿专题博物馆。同学们沿着“历史—产业—文创—旅游”四条主线完成三项任务:
1、历史展厅:记录32组鹿文化符号,为冬季文创备好素材;
2、产业沙盘:现场完成《梅花鹿产业链思维导图》,梳理“种源—养殖—加工—文旅”全链条;
3、互动体验:投票选出鹿角滑雪帽、鹿茸能量饮、鹿皮雪板贴3款冬季爆款。
中午十一点在博物馆报告厅开展座谈。馆长给出“雪地鹿苑”观鹿戏雪、“鹿茸热饮站”取暖、“鹿乡冬令营”研学三大建议,同学们现场分组讨论,入库创意26条。
(二)第二站鹿乡镇龙头企业走访
下午两点团队走进吉林省长白山鹿业有限公司。在养殖区测量梅花鹿体重、记录鹿茸生长周期;在加工区观摩切片、冻干粉、鹿胎膏等标准化流程;在检测中心用便携式重金属检测仪完成12组数据比对比。
公司副总与同学们开展“鹿产业+冰雪经济”专题座谈,双方就“冬季鹿茸保健品进雪场”“鹿肉制品进雪乡餐厅”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三)紧凑活动驻地复盘
晚间19:30至22:30期间,实践团的成员们集中精力,投入了2.3个小时,认真细致地整理了之前录制的长达2.3小时的录音资料,以及篇幅达到1.8万字的详细文字实录,成功完成了《梅花鹿产业痛点鱼骨图》的绘制,该图详细剖析了梅花鹿产业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们还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精心制定了次日的测绘任务书,明确了各项测绘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步骤。
二、7月24日远昇农业秸秆循环基地 + 曙光村数字乡村测绘
(第一站)见习远昇农业上午8:30团队抵达吉林省远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完成“秸秆→有机肥”全流程体验:• 原料区:测量3座秸秆垛体积,检测含水率8组;• 发酵区:亲手搅拌槽式发酵槽,记录温度、C/N比;• 成品区:抽检有机肥pH、电导率,与国标比对。
上午10:30开展“校友面对面”活动。2019届校友、远昇农业总经理王佳琪发布实习岗位8个、毕业直签岗位4个,并与土木工程学院学院签署《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并揭牌。
(第二站)开展曙光村数字测绘
下午13:30开始进行无人机3架次、RTK布设像控点42个、全站仪补测216个地物点,完成0.8 km² 1:500地形图及三维实景模型。晚上用CASS 3D生成DEM、DOM,现场圈定3处“雪地火锅+民宿集群”选址。
三、7月25日|路发布 + 客源签约 + 成果移交
(一)松原—双阳冰雪线路闭门研讨
上午09:00,在远昇农业会议室,实践团与松原市乐途旅行社、远昇农业、曙光村集体及6家本地企业闭门研讨:
• 发布《松原—双阳冬季冰雪旅游线路(夏季预演版)》,含“鹿乡戏雪一日游”“雪乡民宿两日游”“研学亲子三日营”主题线路;
• 现场展示曙光村三维实景漫游视频,用动画演示“雪地火锅+光影秀”动线;• 松原乐途与7家企业签署《冬季员工冰雪旅游合作意向书》,明确连续十年12月至翌年2月向双阳输送游客3000+人次,预计直接带动消费120万元。
(二)测绘成果移交 + 寒假任务部署
下午14:00,团队将2.6 km²地形图、0.8 km²三维实景模型、27份访谈实录、1份创意库刻录成光盘,正式移交给远昇农业及曙光村集体;15:00,召开行前最后一次部署会,明确寒假“再赴双阳”任务:
• 2名学生驻村3周采集运营数据;
• 3名学生对接旅行社完成游客回访;
• 全体队员撰写《双阳冰雪旅游升级报告2.0》,开学前提交企业。
青春不散场,冰雪正可期在经历了三天两夜、120公里、2.6km²测绘、42个像控点、27次访谈、3000+游客订单……“银色吉林”特色产业实践团用盛夏的汗水换来冬日的蓝图:从毫米级地形图到千人级游客团,从校企基地到乡村共创站,青年学子把专业知识、校友资源、企业需求、乡村愿景拧成一股绳。
今冬,当第一片雪花落在测绘好的等高线上,那将是我们交出的最好答卷!本次社会实践将“学、思、行、创”深度融合,既锤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为双阳区冰雪经济储备了青春动能。未来,将有更多建科青年选择留在吉林、服务吉林,在这片冰天雪地中放飞火热理想,为“金山银山”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