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炫美的韶华;
大学,是让青春灿然绽放的学府圣地。
当最美的青春遇到最美的大学,便幻化出了让人遐思万千的旖旎风景线,萌生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动人故事。
为了让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大一新生通过云直播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领略吉林新母校的旖旎风貌和校园魅力,城市晚报与吉林省各大特色高校充分联动,通过掌上吉林视频号、城市晚报视频号等全媒体视频平台推出“我在吉林上大学——城市晚报联动吉林特色高校迎新游校云直播”活动。9月15日,城市晚报主播团队来到了长春工程学院,通过直播镜头让千千万万的学生及家长共同感受长春工程学院2025年迎新现场的热烈场面和动人瞬间。
记者在报到现场看到,四面八方的学子赶到学校后,都异常兴奋地找寻自己被录取的学院报到点儿,并按照相关要求有条不紊地办理报到事宜。
为迎接新生到来,各个学院报到点儿都进行了精心布置和个性设计,得到了所有新生的热烈点赞和激越互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以“白山松水迎八方鲲鹏,‘电’燃青春谱时代华章”为主题,奏响2025级新生入学的华彩序章。踏入迎新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幅朱红色迎新展板,与其上跃动的金色字迹交相辉映,宛如一团炽热的火焰,承载着学院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盼与美好祝福。志愿者团队穿梭如织,他们以青春洋溢的笑容构筑起温暖的第一道风景线:或俯身协助搬运行囊,或侧身指引报到路径,或俯首耐心解答家长咨询。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镌刻在每个细节之中。学院精心筹备的“入学伴手礼”更显匠心独运——定制卡套将陪伴学子度过四载求学时光,特色建筑印章串联起的明信片则宛如时光胶囊,既见证着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轨迹,更镌刻着属于电信人的独家记忆。当新生们郑重地盖上第一枚院徽印章时,掌心传递的不仅是温度,更是对未来征程的庄严承诺。
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报到现场,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耐心解答疑问、细心引导路线、主动搬运物资和新生行李,用真诚和关怀消除了新生初来乍到的陌生感,传递出学院大家庭的温暖。学院特别设置了多个服务点和展示区域,系统介绍了“知行班”和“致远班”两个特色班级的培养方向与班级特色,考研光荣榜前不少新生驻足观看,学长学姐的奋斗足迹为新生提供了真实而积极的学业榜样。现场最具互动性的环节设立于中心区域的“踏上征程 梦想飞翔”大型合影展板。学院专门为每位2025级新生拍摄与计算机学院的第一张合影,照片实时打印并粘贴于展板之上,形成一幅新生名录视觉墙。学院还为新生准备了精心设计的伴手礼:印有“计算机学院欢迎新同学”的定制可乐;以及一枚精致的学院纪念钥匙扣,象征着“钥匙在手,探索无穷”,勉励新生掌握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理学院“镜头签名”环节成为热门打卡点。新生们手持定制镜头造型道具,在镜头旁签下自己的名字,与校园景致同框合影,用独特方式定格入学瞬间,留下专属青春记忆。一旁的白板墙也格外醒目,新生们拿起彩色便利贴,认真写下“要过英语专业四级”“加入科研团队”“考取专业证书”等大学目标,一张张便签贴满墙面,汇聚成充满朝气的“逐梦墙”。互动区的“幸运大转盘”人气居高不下。新生转动转盘,即可获得理学院精心准备的礼物,从贴有理学院标志的文件袋、扎染冰箱贴,到实用的帆布包、钥匙扣、书本夹,每份礼物都融入满满的欢迎,让新生在惊喜中感受学院关怀。最具温情的是“新生家乡地图”展区。巨型中国地图前,新生们用彩色绳子将家乡坐标与学校相连,纵横交错的线条勾勒出“从五湖四海来,赴同一场求学之约”的轨迹,大家在寻找“同乡线”的过程中快速破冰,提前融入集体。学院希望以暖心互动帮助新生适应校园,为他们的大学旅程埋下充满希望的种子。
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的宝石文创作品展以一场别具一格的珠宝展成为焦点。新生们在欣赏展品时,对宝石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学习充满憧憬。当新生怀揣忐忑与憧憬踏入珠宝专业迎新现场,迎面而来的不仅是宝石折射的璀璨光芒,更是漫过心尖的脉脉温情。
■活动策划:史慧玉 沈雪峰
■赵静 孙紫桐 周建梅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雪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