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1日
首页
第A0405版:[都市]

周末两个晚上 长春新民大街人山人海

数十万市民游客在这里逛吃嗨翻天

9日傍晚,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过后,新民市集上依旧游人如织 本版图片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振余 刘佳雪 摄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前听音乐会的游客

新民市集吸引了无数游客

新民市集上的“健康打卡地”

各种美食非常抢手

瓷刻技艺传承人张树松现场创作

街头巡游

8月9日、10日,长春“新民市集”持续开市。从中泰海洋世界东门到长春德苑公园西侧,30家老字号、12项非遗技艺、12家吉林特产和宾馆酒店企业共计54个摊位沿街一字排开,新民大街从黄昏到夜晚,人头攒动,即便一场突来阵雨,也挡不住市民游客的“逛吃”热情。

体验非遗、打卡老街,无论是传承百年匠心的非遗技艺,还是地道的美食风味,都让市民、游客们深深地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大家在周末的慢时光里,欢笑打卡,感受着城市的记忆,体味着“长春味儿”的文化地标。

中医药文化大集点亮夜生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新民大街上的“新民市集”已是热闹非凡,和以往不同的是,微凉的晚风中,淡淡药香随风飘来。当“烟火气”融入“百草香”,当“宵夜局”变成“养生趴”,商圈的霓虹灯下,一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岐黄古韵 街藏匠心”——中医药文化大集,点亮了长春市民的夜生活。

活动现场,年轻人捧着中药茶饮、在“青年养生”的标语卡前拍照打卡;头发花白的老中医将指尖搭在一位体验者手腕上,叮嘱着养生要领;针灸、艾灸、推拿等体验摊位前排起了长队;孩子们围在常见中医药产品展示区前,听着医生讲解药材的功效……俨然成为火爆的“健康打卡地”。

老字号嘉年华打造沉浸式市集

“快来看!有雪衣豆沙、锅包肉、熏鸡,还有免费畅饮的凉茶呢……”在老字号美食的摊位前,市民游客热情最高。尤其是来自外地的游客,更实现了在一条街打卡长春几乎所有知名老字号美食。

一家知名老字号熟食品牌的工作人员说,尽管本次市集上,备足了各类特色产品,但还是有很多品类在半小时就销售一空。“消费者的热情也感动了我们,本来想预留一部分餐食给员工们当夜宵,但大家争相购买,最后大家都卖了,没有预留一份!”五星级酒店负责人杨先生说,看到市民游客吃得过瘾,玩得尽兴,自己也很开心,

据了解,本次市集上集结的30家老字号企业、12家吉林特产和宾馆酒店企业,既有鼎丰真、真不同等长春人再熟悉不过的老味道,也有泉阳泉、榆树钱等省内知名品牌,带领市民游客在逛集过程中一站式感受老字号魅力。

现场非遗制作丰富市民游客体验

在非遗展位前,草编项目的非遗传承人在坚守传承中持续创新,为传统草编注入了全新时尚内涵。糖画传承人现场以铜勺为笔、糖浆为墨勾勒出众多东北特色纹样,甜香氤氲。

“叮叮当当……”在瓷刻技艺传承人张树松的展位旁,大人孩子围成一圈,被清脆的叮当声吸引,只见张树松左手持刀笔右手执小锤,认真“敲打”着桌面上的瓷盘,小锤子上下翻飞,每分钟捶打刻刀近200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幅精美画卷便在瓷盘上呈现。

据介绍,瓷刻,被誉为“瓷器上的刺绣”,2022年入选长春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果错过了“新民集市”的打卡也不要紧,张树松的瓷刻作品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四楼非遗展馆有展示,市民、游客可以随时打卡参观。

本次“新民市集”期间,12项非遗技艺在市集上各展绝活,构成一幅流动的“非遗图鉴”。观众在观赏间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融,深切体悟传统手工技艺中蕴含的深厚文化韵味。

花样巡游和精彩演艺点燃老街的热情

除了中医药、非遗、老字号和美食外,花样巡游和精彩演艺也让整条街区瞬间化作欢乐的海洋。

连续两天傍晚,花车巡游、街头演艺都是人气最热的区域。“领着孩子来玩,看到巡游车和各种布偶经过时,孩子一边挥手一边模仿,大家笑个不停!”市民李女士说,演艺节目中除了歌舞表演外,体育的跳绳互动,还有乐器、传统戏剧表演都给她和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轻风徐徐,欢声笑语。“新民市集”让夜市已不是简单的摆摊,而是打造出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场景。“老街区,光好看还不够,得有人气,有热闹劲儿。所以我们在8月9日至8月24日每周末推出‘新民市集’,把它变成老字号矩阵、非遗展演、吉林特产的集合地,让大家在闲逛中感受烟火气和文化味儿。”长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民市集”是老街焕新后的重头戏,也是长春深化提振消费的举措之一。今年全市已打造118个便民消费场景,“新民市集”让百年老街在烟火气中鲜活呈现历史底蕴,推动“商文旅”融合,既让市民触摸历史,也体验现代生活,让城市的消费潜力和文化魅力一起释放。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