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首页
第A04版:[长春]

长春“氢春号”时隔近一个月 以崭新装束再次回归红旗街

“氢春号”强化城市形象与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合 本组图片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陆续 摄

成为市民和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

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拍照留念

3日,备受瞩目的长春“氢春号”在暂时离开近一个月后,以新装束焕然一新地再度回归长春红旗街,续写着城市的百年轨交传奇,同时以零排放的崭新姿态,为城市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标志着长春在推动交通与文旅深度融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3日上午,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了红旗街上,换上新装的“氢春号”静静地停地那里,引来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拍照留念。“2号晚10点多我走时,它还没有来这里,今天早上我来上班,它就在了……”附近一商铺的老板表示,“氢春号”的突然回归让他很兴奋,来这里参观的市民一下子多了起来。

据了解,“氢春号”在今年5月末上线运行,于7月初暂时离开红旗街。当时,相关部门曾发布公告,公告中说明其要进行换装,8月份再相见。没想到,8月份刚到,“氢春号”真的履行承诺,再次回到红旗街。

记者注意到,刚上线时的“氢春号”外形和内部融合了先进科技与地域文化特色,外观上,“氢春号”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建筑群为设计灵感,采用宫墙红与琉璃金为主色调,车身融入巴洛克建筑样式,复古与现代美学完美结合,与长春城市风貌相得益彰。车头悬挂的“氢春号”三个鎏金大字,融合“氢能源”和“长春”之名,彰显城市科技底色,传递温暖城市情怀。车身两侧“长春与你一见倾心”“氢动吉林 文旅长春”等标语,强化城市形象与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合。回归后的“氢春号”明显深沉了不少,但仍强调着绿色发展理念,车身两侧的标语换成了“你若安好四季长春”“电车慢行时光长春”等。

“氢春号”的核心亮点是绿色环保的动力系统。列车内置氢能动力系统,摆脱对传统外部供电设施的依赖,运行过程实现零碳排放,对环境无污染。列车储氢系统采用金属基体加碳纤维材料缠绕结构,能承受高强度冲击;供氢系统采用三级安全防护设计,确保动力系统安全可靠。一次加氢后,“氢春号” 续航里程可达320公里以上,每公里平均能耗仅为1.5千瓦时,在绿色低碳与高效出行间找到理想平衡点,为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除了绿色环保特性外,“氢春号”在功能设计上充分考虑现代城市出行多样化需求。列车单节车辆长度为15.85米,可根据客流情况,灵活实现1至6辆编组,同时设置通勤模式和文旅模式,兼顾日常通勤与旅游观光功能。车内空间布局独具匠心,融合茶室、咖啡厅等功能区域,设有演艺、餐吧、交流等特色空间,为乘客提供便捷舒适且个性化的出行体验。内饰设计将长春地域文化元素发挥到极致,采用回纹雕栏、弧形穹顶等传统元素,琉璃彩饰搭配复古壁灯与留声机,营造浓厚怀旧氛围。座椅和地板汲取长春市“市花”君子兰的墨绿色自然肌理,让乘客在旅途中感受北国春城独特文化魅力。

作为长春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示范项目重要部分,“氢春号”行驶线路全长778米,采用单线往返运行模式,连接工农大路至中泰海洋馆东门,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307米于4月13日启动施工,提前13天于5月14日完成施工工作,并于5月29日实现“氢春号”上线试运行;二期工程471米正在建设中,预计9月30日竣工。该项目致力于打造氢能源交通示范应用场景,构建“快旅”“慢游”的文旅新IP,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旅线路,为长春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自5月31日正式面向长春市民开放以来,“氢春号”迅速成为市民和游客竞相打卡的热门景点。其受欢迎程度源于新颖科技体验,也在于为人们提供感受长春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全新方式。

而随着“氢春号”在红旗街的常态化运营,长春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优化运营服务,提升乘客体验感。未来,列车还将根据不同文化主题对外观和内饰进行定制化设计,持续深化“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助力长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旅名城。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陆续 实习生 孙之尧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