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开街活动顺利举行,长春市朝阳区城市管理局以“洁化、序化、服务化”目标,以精细化举措打造优质街区环境,展现城市文明风貌。
织密保洁网 300名环卫工“定时清扫+动态捡拾”
统筹300名环卫人员按照“主路廊道-东西支路-周边庭院”划片包干,覆盖新民大街全域及长白山宾馆、吉大一院等周边13处重点区域,实行“定时清扫+动态捡拾”模式,增加清扫频次,确保道路无垃圾、无污渍。投入34台环卫车辆构建“日间驻点+夜间深度”作业体系,日间对解放大路等点位部署18台洗扫车实时作业,夜间出动16台环卫设备开展路面冲刷、洒水降尘。同时科学合理安排清扫作业时间,错峰开展机械清扫,避免影响交通秩序。开街两日,清运生活垃圾46吨,192车次。
筑牢市容线 执法队员组建巡查网络管控违规行为
抽调107名执法队员组建“街路9组+廊道7组+支路12组”的巡查网络,场内重点管控新民广场至解放大路、德苑、中泰海洋馆等区域占道经营,对义和路、桂林路等12个区域违规行为实时整治。推行文明规范执法,坚持教育劝导为主的原则,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工作,确保执法过程全记录,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打造服务链 服务矩阵为游客提供指引等服务
组织100名机关干部形成“导览咨询-秩序维护-特殊帮扶”的服务矩阵,为游客提供街区路线指引、公厕位置导航、提供拍照服务、介绍演出地点及充电设备使用方法,协助行动不便者完成游览,保障老弱市民游览需求;在活动集中区域或人流高峰时段,协助疏导人流,防止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发生;协助环卫人员及时清理地面垃圾,引导市民将垃圾准确投放至垃圾桶。同时,做好游客踩踏草坪的提醒管理工作,实现服务与管理双融合。
提升保障力 公厕凌晨7时至晚22时不间断服务
区域内20座公厕对外开放,包括环卫水冲公厕2座、临时设置轮式移动公厕10座及吉大一院、三院等周边企事业单位开放厕所8座,环卫公厕每日凌晨7:00至晚间22:00提供不间断服务,并增设公厕指示牌8个,以保障游客如厕需求,共计服务市民2万余人。同时,从6月30日起,对新民大街沿线商家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要求商家自行设置两分类垃圾桶。长春市厨余垃圾处理中心上门对接厨余垃圾,每日定时定点对接收运,保证厨余垃圾日产日清。在开街两日的活动中,在新民大街两侧布设保障性垃圾收集桶20个,保障活动期间生活垃圾有序清运。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