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开始,我省自南向北将有一场区域性强降水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降水主要集中在3日白天至4日早晨,辽源、吉林南部、通化、白山西部和北部、延边西部有大到暴雨,部分地方有大暴雨,受其影响,辽源、吉林南部、通化、白山、延边西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等地山洪、地质灾害、积涝的气象风险较高;辽源、吉林南部、通化等地与前期降雨重叠,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高,省交通运输厅要求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持续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一要及时研判降雨可能引发的洪水和内涝风险,加强预警预报监测,充分发挥“车(船)、路(航道)、人”协同工作机制作用,多渠道发布气象预警、公路路况和通行条件信息,及时落实预警分级防御响应措施。
二要保持高度警惕,根据降雨集中区域、集中时间预测以及短临快报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辽源、吉林南部、通化、白山等地区要重点防范城市内涝风险对道路运输车辆、城市公共交通影响,密切关注途经地势低洼、下穿桥隧等路线状况,及时采取调整运营线路或停运措施。通化、白山、延边、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以及涉及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要突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公路的冲击防范,加强巡查监测,做好力量预置,其他地区部门要密切关注途经上述地区道路运输车辆安全风险,及时采取相关防范措施。辽源、吉林南部、通化还需密切关注中小河流接近警戒水位风险,加强临河公路巡查监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密切关注松辽流域和鸭绿江流域水位和流速变化,督促水运企业防范船舶失控、触礁等风险,及时采取停航等措施,落实临灾避让。
三要强化在建项目防范措施落实。各地、各单位要以防垮塌、滑坡和泥石流为重点,强化对施工驻地和长大桥隧、临水临崖等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要加强对塔吊、架桥机、拌合站等大型机械设备的排险加固,防止因雷暴大风倒塌伤人。要强化临水临山施工驻地风险防范,设置项目驻地“吹哨人”,确定驻地现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包保责任人,熟悉逃生通道和撤离路线,科学选择转移点,确保转移点绝对安全。
四要落实领导带班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及时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并做好妥善处置。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