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初心赓续·薪火相传”主题活动“职业生涯—我的故事”第32期活动在吉林省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保障中心举行。第46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护理专家殷艳玲,以亲身经历为全省卫健系统工作者带来一堂关于初心、坚守与使命的生动课程。活动由吉林省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保障中心、省健康教育中心、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服务中心、省卫生健康委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联合本报共同举办,现场百余名党员干部职工重温了“白衣天使”背后的信仰力量。
从产房到标杆:四十年用行动诠释“生命温度”
“宁让身受苦,不让脸受热”——这句朴实的职业信条,贯穿了殷艳玲40年的护理生涯。1985年,她踏入妇产科护理一线,从为新生儿擦拭第一声啼哭,到守护危重产妇的深夜不眠;从创新护理技术减轻患者痛苦,到培养数千名护理人才,她用行动将南丁格尔的灯盏擎起。
活动现场,殷艳玲以温柔却坚定的语调,回顾了职业生涯中的关键抉择:“当机会摆在面前时如何把握?精进业务是本,卓越追求是魂。”她坦言,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一堂“有分量”的课,年轻观众直呼“震撼”
一个多小时的分享中,殷艳玲的故事让台下多次响起掌声。来自省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保障中心的张美秋告诉记者,“殷老师的话语温柔,但对我们来讲,她的事迹都是用行动组成的,是很有分量的。”现场很多听者都深受震撼,有人用手机拍下精彩处,有人在笔记中写下“初心”“担当”等关键词,“从她身上,我读懂了什么是‘把平凡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
薪火相传,为卫健事业注入“榜样动能”
活动尾声,城市晚报社总编辑史慧玉手执鎏金感谢状缓步上台,当“于平凡中书写不凡,在坚守中传递生命希望”的感谢词回荡会场时,全场自发响起掌声。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吉林省卫健系统弘扬先进典型的重要实践,主讲人殷艳玲老师的事迹更是新时代职业精神的鲜活教材。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陈碧心感慨:“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也会用实际行动向殷老师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我省卫生健康事业发挥一份力量。”据悉,“职业生涯—我的故事”系列活动已持续开展32期,通过行业标杆的真人真事,为全省卫健工作者搭建起精神传承的桥梁。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朴松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