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首页
第A06版:[法治/广告]

微信群内表言论 贬损人格需担责

杜某、张某夫妇与王某系邻居关系,双方曾因邻里琐事发生争吵。随后,王某在百余人的小区业主微信群内,针对杜某夫妇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及道德品行方面发布言论,称夫妻二人半夜吵架、打骂老人、虐待孩子等。杜某夫妇认为王某的言论给其造成精神痛苦,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损等后果,故向长春市九台区法院提起名誉权纠纷诉讼,请求判令王某在上述微信群内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本案中,王某在百余人的小区微信群内发布针对杜某夫妇的涉案言论,易诱导涉案微信群内的其他成员陷入错误判断,对二原告造成人格受贬损、名誉被诋毁的后果。且涉案微信群中成员达百余人,影响较大,会导致二原告社会评价降低。王某发表的涉案言论侵犯了二原告的名誉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杜某夫妇要求被告王某赔礼道歉,合法有据,应予支持。书面道歉的范围应与侵害名誉权的影响范围相一致,道歉的内容、时间应当符合消除影响的实际需要。王某在涉案的微信群里发表了侵害二原告的言论,故二原告要求王某在上述微信群内以书面形式公开赔礼道歉,合情合理。因王某的侵权行为,二原告在精神上遭受一定的痛苦,要求王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予支持。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金额,根据王某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二原告精神遭受损害的程度等情况酌情确定。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