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9日
首页
第A06版:[法治/广告]

李大哥的烦“薪”事解决了

“感谢法官,孩子的学费终于有着落了……”

李大哥接过5万元现金,粗糙的手掌有些发颤。这一幕,发生在长春市宽城区法院兰家人民法庭调解室内,在兰家法庭庭长赵旭光的倾力调解下,8名农民工的劳务费纠纷圆满画上句号。

2024年年初,李大哥等8人受雇于吉林省某园林公司,参与某小区绿化工程,双方约定薪酬按照实际工作时长、工作难度以及完成的绿化面积进行核算。

施工过程中,李大哥等人兢兢业业,按照要求高标准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可等到该工程结束后,园林公司却因此前承接的多个项目回款延迟,导致流动资金匮乏,李大哥等8人的近60万元劳务费一时没了着落。

面对日常开销时的“捉襟见肘”,李大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李大哥和7名工友跑了十几趟公司讨要说法,却只换来一张“空头支票”。

“去起诉吧。”李大哥从包里翻出皱巴巴的工资单,声音沙哑地说道。

案件进入兰家人民法庭后,依托人民法庭“立审执一体化”机制,法庭当即启动了“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当天立案、当天分案。作为该起案件的承办法官,赵旭光法官次日便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现在账上真没有钱了。”园林公司代理人王伟解释着原因。“那么大个企业,咋能说没钱就没钱了。”李大哥眉头紧锁地盯着代理人王伟。

2025年2月20日,兰家人民法庭调解室内,李大哥等人和王伟争得面红耳赤。面对僵持不下的局面,赵旭光法官进一步调整调解方案,一方面向园林公司释明法律法规,一方面安抚李大哥等人的激动情绪,并向双方列举同类案件的解决方案,逐一分析利弊。

“公司刚好有一笔工程回款,我们可以先期支付给几名工友,解一下燃眉之急,其余资金回笼后我们会尽快支付全部欠款。”听完法官说的话,王伟率先开了口。

“若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对公司账户、设备等进行查封扣押,公司可能面临停工,大家将更难拿全工资。”法官向李大哥等人讲明了公司的现实困境。同时,为消除李大哥等人的顾虑,法官还协调园林公司将工程合同复印件等提交法庭备案。

“相信公司不会失信我们。”李大哥等人商量后,同意园林公司提出的“阶梯式”履行方案。园林公司于调解当日给付 5 万元,并于近期按约定完成了第二期款项给付。“感谢法院让公司有了‘缓冲期’,现在项目运转正常,很快就能结清全部欠款。” 园林公司负责人高兴地告诉法官。

此类案件的高效化解,得益于兰家人民法庭构建的“劳动权益保障闭环机制”,法庭不仅实现“立审执”一体化,还用足用活强制措施,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放水养鱼”实现双赢。截至目前,兰家人民法庭通过该项机制,使87%的“欠薪”纠纷得到实质化解。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