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长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紧扣省、市交通运输工作“脉搏”,挥舞“规范管理”大旗,在道路运输的“战场”上攻坚克难,一系列亮眼举措纷纷落地,为地区交通运输平稳、有序、高效运转铆足底气,撑起安全“防护伞”,奏响便民“和谐曲”。
靶向出击:重点领域执法成效显著
“两客一危”筑牢安全基石
“两客一危”领域,恰似交通运输的咽喉要地,关乎万千旅客的生命安危与海量危货的运输安全。长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精准施策,重磅推出《安全重点风险监督检查清单》,为执法人员配备了“火眼金睛”;动态监控制度实时上线,犹如高悬的“鹰眼”,24小时紧盯班线客运、旅游包车、定制客运、危险品运输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一场场专项整治行动如疾风骤雨般展开,长春市交通运输执法者日夜坚守、循线深挖。累计查处违规案件317起,这一数字背后,是执法人员披星戴月的蹲守,是跨区域追踪线索的执着。每一起案件查处后,随之而来的是对企业的严肃整改督促:检查企业655户次,精准揪出110条问题;93户企业、109台车辆被扣分,违规车辆一律停运7天,彰显执法刚性。
不仅如此,民生细节也被妥善安放。完成21条公交改造线路全部“退路进场”,嘈杂混乱的停靠场景一去不复返;13个安检门加装完毕,为乘客安全再添一道屏障;客运企业全力响应,为1032台客运车辆加装安全带提醒装置,温情守护旅客的每一段旅程;18户客货运输企业、420名驾驶员踊跃组建应急抢险车队,筹备货车、客车总计280台,在紧急时刻化身“最美逆行者”。
公交升级,品质出行焕新颜
公交,承载着城市的烟火气,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首选。长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深谙其重要性,全力施行公共汽电车服务质量考核办法,一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变革悄然拉开帷幕。实地检查小组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平台抽查人员紧盯数字化监控画面,二者充分融合、互为补充。
成效立竿见影,全年累计查处公交车暖风空调不达标、驾驶员服务态度差、到站不停车、车隔长等案件131起。与此同时,一场公交设施“焕新行动”火热进行:598处破损站亭站牌被精心修复,2365座绿氟站亭披上崭新外衣,450块标准化站序面板整齐亮相;车内标识也同步补齐,701个站序、提示语标识清晰醒目,25辆座椅破损、坐垫脏污的公交车焕然一新。
出租车整治,擦亮出行“名片”
出租车,是城市流动的“名片”,却也曾被绕路、拼客、高价等乱象抹黑。长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果断亮剑,祭出一系列长效治理机制:出租车投诉归口集中处理,让投诉有门、处置高效;服务质量考核,为驾驶员戴上“紧箍咒”;规范企业内部投诉处理,打通服务“堵点”;“一案双罚”,让违规企业与驾驶员双双承担责任;按月召开行业例会,共商难题、凝聚共识;约谈投诉“大户”,限期禁办业务;违规驾驶员“两站一场”限期禁入,形成强力威慑;舆情快查快处,回应市民关切;定期发布典型案例,敲响守法警钟;与公安、交警联勤联动,同省执法局密切配合,开展市县两级协同“一张网”,实现线上大数据分析、线下联合布控、精准执法。
贯穿全年的网约车行业“清网行动”更是雷霆万钧。累计查处“黑车”1513台;查处出租车违法违规行为877件,企业同步内部处理;查处违规企业303户,24户企业被约谈并限期禁办相关业务;不合规网约车平台被取缔63户;火车站、机场累计限期禁入出租车(含网约车)427台。同时,为助力长春冰雪旅游季,长春市出租汽车行业协会推出的优质标兵车队亮相春城,首批100台优质标兵出租车将为美丽的春城贡献文明的力量,让出租车这张“名片”重拾光彩。
女子中队队员更是将柔性举措和便民服务融入执法中,形成了柔性管理、柔性执法、柔性劝导和柔性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以女性独特的亲和力展示公正文明、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法治宣传工作更是毫不松懈,长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坚持正面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宣传报道800余篇。先后举办多期交通运输安全知识普法进企业、社区和学校活动,倡导安全生产和绿色出行,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受众达到上万人次。
全域深耕:多元行业监管“步步为营”
维修驾训水路,监管各有妙招
维修行业监管,重在精细与规范。长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精心制定行业安全检查清单,将企业备案、烤漆电焊规范化操作等列为重点,定期“上门体检”。执法人员逐户排查,督促企业通过“吉智修”APP上传维修数据,实现维修记录全程可追溯。累计查处各类案件518起,“吉智修”数据上传率高达99%,为营运车辆技术状况稳定筑牢根基。
驾训行业曾深陷学员“退费难”泥沼,长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大胆破局,推广“先培后付”新模式。缴费交由第三方保管,按培训进程付费,未培训费用随时退还学员,一举消除学员顾虑。27户驾校积极响应,累计报名学员3408人。为提升驾校质量,加大行业检查力度,开展各类宣传20次,检查驾校22户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3份,公布投诉排名6期,学员投诉率同比下降 28%,妥善处理4700余名遗留学员,驾训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水路运输监管聚焦船舶检验与水域安全。完成4艘在建船舶检验,160艘(含外县135艘)运营船舶年度检验,116艘船舶实现“六证合一”,办证流程大幅精简。围绕市内“两湖一潭”和八一水库,执法船只频繁出动,常态化开展运输企业、船舶安全检查,守护水域平安。
工程严守底线,超限超载严打
在建工程质量安全,关乎交通长远发展。长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采取全面检查、专项督查、随机抽查“三管齐下”的策略,紧盯7个建设项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年度竣(交)工的环线II期高速项目、3个养护工程项目通车交付使用前,展开地毯式排查,安全质量问题“应返尽返”。累计开展检查158次,跟踪整改问题670个,消除安全隐患259处;4家从业单位、6名从业人员被通报处理,立案查处24起,用铁腕手段捍卫工程质量。
超限超载车辆犹如公路“杀手”,长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与公安交警强强联合,组建治超小分队,流动治理绕行超限超载车辆;向社会公布5户重点源头货运企业,接受公众监督。建立普通公路超限运输治理长效机制,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百吨王”等严重违法行为。累计检测车辆9.96万台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067台(“百吨王”135台),卸载重量4.01万吨;查处非法改型、无道路运输证等案件225起。每月至少检查2次重点货物源头企业,38户存在问题的企业被责令停业整顿、暂停业务,从源头遏制超限超载。
乘势而上:明年工作蓝图“未来可期”
站在新起点,长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目光坚毅,绘就2025年工作蓝图,全力奔赴新征程。
执法热度持续攀升,紧盯“两站一场”、学校等关键区域,高频巡查、严打非法营运;对出租车、公交及客运包车、超限超载车辆的违规行为零容忍,巧用经济、信用等手段强化监管,织密法网,切实压降行业投诉,守护群众出行权益。
行业发展全力“加速”,按计划完成公交化改造,精琢客运精品线路,满足旅客多元需求;持续推进“安全带”行动,争取资金为剩余2576台客运车加装装置;每逢旅游、节假日,提前调配公交、出租运力;降低投诉率,打造品牌线路,增设候车座椅,提升出行舒适度。
秉持执法为民,落实市委部署,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完善执法规范机制。推行包容监管,健全执法体系,多维度强化监督;定期培训人员,升级执法系统与设备,促队伍、信息化、硬件建设提档。
长春市交通执法部门将怀揣使命,高举交通运输监管“重锤”,精准发力,击碎违法违规障碍,筑就民生出行“坚堤”,让市民切实感受交通运输执法为城市发展与生活幸福筑牢的稳固依靠,助力交通运输环境安全、有序、高效发展。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