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我省第183例(中华骨髓库第1874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心阳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用自己的爱心善举为遭遇病魔的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来自白城市的“90后”王心阳目前在白城市三达水务有限公司工作。他的母亲经常公益献血,多年来,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一直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记得在2012年的一次无偿献血时,听着血站工作人员讲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当他听到当血样入库成功,一旦能够匹配成功便有可能挽救他人生命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中华骨髓库。“我加入中华骨髓库,不是想当英雄,我的初衷就是尽我所能,去帮助患者摆脱病魔的侵害。”
由于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难度极高,王心阳这一等就是12年。
“当我接到吉林分库工作人员的电话时我是很惊讶的,但惊讶过后便是浓浓的喜悦,从入库到捐献,我已经等了12年,甚至忘记了我什么时候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但我却始终把捐献救人这个梦想放在心里,而今终于如愿以偿,我感到很激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我的母亲,毕竟我的母亲是我走上这条公益之路的领路人,她非常支持我,也始终鼓励着我,让我放下一切,全心全意投入到捐献中,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帮助患者。”
10月25日,在吉林分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王心阳来到了长春,为捐献做最后的准备。在与工作人员交流的过程中,他说:“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之前在网络上查找过相关资料,造血干细胞捐献匹配率几乎是万分之一甚至可达到十万分之一,到目前为止全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还不到2万例,配型几率就像中彩票,这天降的幸运恰好砸在了我的身上,真是既开心又感到特别荣幸。”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毕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