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山黑土间,放眼望去,一片片蓝色的塑料大棚好像玲珑的绸缎,里面培育着各种年份的人参,抚松县素有中国“人参之乡”之称,每年9月至11月初是人参采摘最忙碌的季节,白山边境管理支队抚松边境管理大队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作为,严密开展巡逻防控、矛盾调处、普法宣传工作,全力为抚松地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春日的清晨,薄雾轻绕山间,万物复苏。王大爷穿着厚重的防水服,踏着露水,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自家的人参田里。王大爷是这片山区的老参农,祖祖辈辈都以种植人参为生。随着近年来中药材市场的兴起,人参成为了他们增收致富的“金钥匙”。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法分子盗挖、偷窃事件时有发生,让王大爷和其他参农们忧心忡忡。
得知这一情况后,东岗边境派出所民警主动担当起了“护参使者”的角色。他们不仅加大了巡逻力度,还定期到各参农家走访,了解困难,宣传防盗知识,安装监控设备,构建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网。民警潘福林常说:“保护群众的利益,维护山区的安宁,是我们警察的责任。”
秋收季节,王大爷特意带着自家种的几株上好人参来到派出所,感激地说:“没有你们,我们哪能有安心种参的日子?这些参,你们一定要收下!”民警潘福林笑着拒绝了,他说:“保护你们的安全,是我们应该做的。看到你们丰收,我们比什么都高兴。”
每年的九十月份是人参采摘收获的季节,游客面对采摘园里一簇簇火红色的人参果纷纷卷起裤管、挎起竹篮,踏着松软的参土,用手中的小铲子挖人参。村民刘海涛坐在地头上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他预估了一下,今年的人参收入能有50余万元。
刘海涛动情地说:“要不是漫江边境派出所马梓茗警官帮助,我欠的债现在都还不清!”6年前,长松村村民刘海涛因个人原因负债累累,驻村民警得知后,几次上门做工作,建议他利用合作社的方式种植人参,而这个“金点子”让刘海涛家的日子一下红火了起来。6年的奋斗,刘海涛买上了汽车,盖起了三间大瓦房,许多村民纷纷效仿。过去落后的长松村也在驻村民警的带领下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人参产业模范村。
“戍边为民,更要助农富民。”长松村村书记张丽丽高兴地说:“现在晚上散步的村民多了,欢声笑语也多了,喝酒、打架、赌博的少了,治安状况一天比一天好,极大增强了村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