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青年可大有所为。7月29日至8月1日,东南大学吉林省学子暑假返回家乡期间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组成东南大学吉林省农业农村情况调研实践团,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建设情况调研,增长学识,开拓视野,积蓄为吉林乡村振兴建设做好服务的知识和力量。
在臻榛庄园永吉北大湖总部基地,东南大学吉林省农业农村情况调研实践团先后参观了万亩榛园、万亩果园、千亩药园,考察了村里特色的榛子煎饼和蓝莓等水果的采摘等项目,与村书记及基地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针对榛果种植、“文旅+林果产业”模式、互联网、直播带货、乡村振兴助农等问题进行讨论。基地所在地草庙子村党支部书记汪贵生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草庙子村着力发展的榛树种植、花卉苗木、柞蚕养殖等产业项目和形成的“南果、北蚕、西榛、东苗”的产业格局。在与驻村第一书记马小涵交流时,获得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专业知识。
在吉林隆源农业有限公司,他们先参观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试验田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交流,对正在开展的实验项目和发展前景、现代化农业工作模式进行了深入了解、现场观摩。
8月1日,他们在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我省农业概况,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农业强省战略任务,有力措施,喜人势头。该厅相关负责人解答了实践团成员关于我省全面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举措、农业科技创新、吉林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有关的问题。
在此次社会实践调查中,东南大学的吉林学生深入了解吉林乡村的粮食生产情况,观察到农业机械化水平、灌溉设施、病虫害防治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进而探索如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经济活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他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不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还在调研过程中深化对乡村、对农业、对农民的理解和感情,增强青年责任感和使命感。
赵宏图 潘禹汐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