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杨浩
年龄:18岁
性别:男
高考分数:644分(理科)
毕业学校:德惠市实验中学
录取学校:吉林大学
人生语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024年 “吉善慈心 圆梦大学”再度温暖起航
吉林省慈善总会“慈善救助 圆梦大学”项目是我省慈善品牌项目,连续多年被列为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该项目自2003年开始实施,现已累计发放善款2.3亿余元,资助困难考生8万余名,并实现了被录取困难考生救助全覆盖,救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在全国处于前列。自2019年以来,“圆梦大学”项目连续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该项目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中华慈善品牌项目。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一批有志青年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了金榜题名的梦想,即将走进大学的知识殿堂。为了帮助我省低保等困难家庭的学子缓解入学前的经济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增强他们战胜求学路上困难的勇气,同时也为爱心企业和爱心个人搭建回馈社会的平台,2024年吉林省圆梦大学慈善募捐活动如期开展,我们期盼您的参与。
捐赠方式一:银行转账
收款单位:吉林省慈善总会(标注“圆梦大学”)
开户单位:吉林省慈善总会
账 号:
22050145010009333333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长春西安大路支行
捐赠方式二:邮局汇款
地址:长春市绿园区普阳街1616号
吉林省慈善总会1016室(标注“圆梦大学”)
捐赠方式三:扫码捐赠
募捐平台: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网络捐款(如善款有指定捐助对象,请在备注中留言标明)
杨浩的户口原本在农安县黄鱼圈乡,可自从父母离异后,他和姐姐就跟随母亲在德惠市生活,随后一直在德惠读书上学。父母离异后,杨浩再没有见到过父亲的身影,是母亲用瘦小的身躯独自承担着家庭生活的重担,母亲的操劳让他特别心疼,也让他从小就很懂事……
感受母亲无微不至的爱
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优异
在杨浩的印象中,小时候经常搬家,母亲在德惠市没有固定工作,靠四处打零工抚养他和姐姐,母亲每次换工作,更多是为了方便照顾他和姐姐的学习生活。杨浩说,母亲对他和姐姐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忙完外面忙家里,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会全力支持他们的学习,并没有让他们因为家中的经济情况而辍学。
“记得小时候,学校距离家里比较远,母亲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送我上下学,我坐在自行车上面,看着母亲瘦弱的身躯很是心疼,有时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而就是这个瘦弱的身躯,正是我和姐姐最坚强的依靠!”杨浩说。
因为家庭的原因,杨浩从小就特别懂事,刻苦学习,勤奋努力,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异。“学习虽然很辛苦,但相对于母亲为了抚养我们吃过的苦,根本不值得一提。”杨浩说。
加大功夫专攻弱项
母亲常给他加油打气
中考时,杨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德惠市实验中学,随后成绩更是稳步提升,名列学校前茅。高中阶段,杨浩的每科成绩都比较均匀,只是英语相对差一些,因此他严格要求自己,加大功夫专攻英语这一科目。
“我英语的听力相对较弱,阅读理解还算能跟得上,所以我每天放学的时候,都会给自己额外加一套听力题,大概半个小时,并且在课上认真跟老师学习,有时也会阅读一些课外资料,就这样日复一日,我的英语成绩终于提了上来。”杨浩说。
正是母亲对他的关爱与鼓励,让杨浩在高中期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杨浩说,母亲经常安慰他不要有太大压力,当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母亲也总是给我加油打气。
“母亲平时非常在意我的感受,可能有些话她没法直接跟我说,她怕说深了说浅了,会影响我的情绪,所以她经常和我的老师沟通,通过老师把一些话传达给我。我的老师也总跟我说,你有一个好妈妈。”杨浩说。
物理和数学考得都不错
他的诀窍是认真听课
杨浩今年高考取得了644分的优异成绩,其中物理92分、数学129分,考得都很棒,对此他有着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技巧。“我的方式就是一定要认真听课,充分抓住课上时间,把老师讲的内容听懂,彻底弄明白知识点,当知识点弄懂了,这个题型不管怎么变化都能迎刃而解。其次我认为才是做题,把老师留的作业认真做好,有些不熟练的题型则需要反复去打磨。”杨浩说。
在收到吉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杨浩心中满是激动,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母亲也高兴得热泪盈眶。“看着母亲喜出望外的表情,我知道母亲心里肯定想着所有的努力与辛劳没有白付出,我也很感谢她这些年的付出,我的姐姐两年前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我坚信凭借我们的努力和坚持,未来一定会成为母亲的骄傲,也是母亲最坚强的依靠。”杨浩说。
他已经规划好了大学生活
未来要用人工智能改变人们的生活
杨浩很快就将踏入吉林大学的校园,进行人工智能专业方面的学习研究。杨浩说,之所以报考这个专业,一是他认为这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到计算机、数学、物理等,这些他比较擅长,也很感兴趣;二是人工智能现在是大势所趋,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还未踏入大学校园,但杨浩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已经做好了规划。“首先大学是一个比较开放包容的环境,除了在专业学习上努力之外,我想多交一些朋友,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考上研究生,进入更高的层次继续深造。”杨浩说。
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杨浩目前还没有想清楚,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想用人工智能来改变人们的生活。“虽然目前我对人工智能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但我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发展应该非常贴近人们生活,比如现在的无人驾驶汽车,就在为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和效率,所以我也想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助力人们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杨浩说。
母亲说:
儿子是我的骄傲
杨浩的母亲姜振清说:“他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懂事、省心、感恩、上进。他特别心疼我、理解我,我干钟点工常常回家很晚,但他的学习从不用我操心。平时也经常主动帮我分担家务。当他的高考分数公布时,我非常激动,儿子和女儿都是我的骄傲,他们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希望儿子上大学后继续努力,以后能够报效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爱心人士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希望孩子们在未来能够出人头地,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去帮助更多的人。”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