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纠纷关系劳动者生存利益的维护,更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近年来,长春市宽城区法院秉持司法为民理念,充分运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协调联动,汇聚多部门解纷力量,推动矛盾纠纷柔性化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进一步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了却群众烦“薪”事
在受理王某等14人诉被告某全民健身运动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时,因涉案原告人数较多,立案庭庭长李红岩在接到窗口工作人员的反映后,第一时间接待了原告代表,并认真倾听他们的讲述。期间,李红岩发现大部分原告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对如何起诉、举证等诉讼程序一无所知。同时,原告在此前已多次找被告商谈,但被告不为所动,拒绝还款。针对此情况,李红岩庭长建议原告可以向区检察院申请民事支持起诉。
通过与区检察院沟通,检察院第一时间接受申请并向法院递交支持起诉书,宽城法院立即安排经验丰富的法官与被告进行沟通。起初,被告态度强硬,以自身经营困难为由拒绝调解和给付工资。面对这种情况,法官没有机械地告知被告法理法条,而是认真听取被告无法及时结清工资的具体原因,并将被告的初步想法及自身经营情况反馈给原告。在为被告取得原告的初步谅解后,适时约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最终被告承诺对欠款金额不足1万元的员工于月末前全部还清,对欠款金额1万元以上的最晚会在3个月内全部还清。至此,该系列案件在诉前得以妥善化解。
源头化解农民工操“薪”事
针对审判实践中发现的农民工欠薪纠纷调查取证难、案件移交难、调解执行难等难题,宽城法院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与劳动监察部门联动,共同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法院+劳动监察”联合整治欠薪工作机制,将诉调对接的“调”向前伸,强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年初以来,宽城法院与宽城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联动化解农民工讨薪纠纷69起,切实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近日,26名农民工到宽城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反映辖区某公司拖欠工资问题,因案件涉及农民工人数较多,欠薪金额从5000到3万元不等,且双方当事人之间互不信任,矛盾十分尖锐。针对这种情况,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及时与宽城法院联络,希望提供更为有力和专业的法律支援。宽城法院立案庭法官接到电话后,立即来到调解室,认真了解当事人诉求,考虑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且尚能联系到被诉主体,案件具有一定的调解基础,便决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法官找准争议焦点,讲明法律关系,释清法律法规,耐心细致地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逐步缓和双方对立情绪,最终当事双方消除分歧,达成和解。同时,为确保调解协议内容顺利履行,法院又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对调解书进行了司法确认。一周后,农民工就拿回了拖欠了近两年的工资,并特地为法官制作锦旗表示感谢。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