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4日
首页
第A06版:[法治/广告]

打电话就能轻松赚钱? 当心成为电诈“工具人”

“时间灵活,工资日结,工作地点随意”打打电话、发发信息,就能轻松赚取生活费你听了会心动吗?但这种诱人的广告背后隐藏着“吸粉引流”的诈骗陷阱。

小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零用钱不够用,便想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寻找兼职,很快便找到了一份标注“线上推广经理”的工作。小刘只需按照“上线客服顾问”向其提供的电话号码及微信群二维码,向所谓的“客户名单”逐个拨打电话,告知“客户”添加指定微信、 QQ等网络通讯方式便可获得提成。2023年5月初至2023 年7月9日期间,小刘使用自己名下的两个手机号为诈骗罪犯从事电话引流,并涉及电信诈骗案件1 件,涉案金额10万余元,小刘获利近2万元。直到民警找到小刘时,他才认识到自己早已沦为诈骗分子“引流”的帮凶。最终,小刘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近期,长春市宽城区法院还审理了在校大学生沦为电诈“解封工具人”“取现工具人”的犯罪案件。涉案的5名大学生经不住诱惑,为其提供银行卡,并按照上线指示去银行将银行卡进账的钱款进行解封并取现,赚取利润。最终,5名大学生均被判处相应的刑事处罚。

什么是“引流”?

“引流”是所有电信网络诈骗的“前菜”,一般会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扫码关注等方式,发布诱导性信息,引导被害人加入诈骗分子的微信群、QQ群或其他小程序。“引流”作为电信网络诈骗的源头,目的是让受害人与骗子打上交道,可以说“引流”是诈骗开始的“前端服务”,没有“引流”就没有精准地实施诈骗。

在校学生常见的主要违法犯罪行为包括什么?

①非法买卖、出租、出借、假冒他人身份或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卡 、电话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等或者提供以上帮助,并参与取现、手机操作转账;

②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

③非法出售、提供个人信息,用于注册或出租、出借互联网账号或帮助他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转移、隐匿涉案资金。

宽城法院温馨提醒: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呈高发状态,境外诈骗人员利用各类手机聊天APP、短视频APP发布“高薪兼职”“拨打电话就赚钱”等招聘信息,专门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和年轻人在网上兼职工作赚钱,且其社会经验不足、警惕性低、网络安全意识不高的特点,通过高报酬诱惑他们帮助拨打电话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很多人因此步入歧途。

法官特别提醒大家,切勿为了蝇头小利,出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不要轻易帮助他人拨打来路不明电话,不要以身试法,沦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工具人”。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