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31日
首页
第A08版:[教育]

吉林大学举行“我的中国心” 吉大人科研报国故事分享会

分享会上同学们带来精彩表演 本组图片 学校供图

科研团队代表分享科研故事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七周年之际,吉林大学于5月24日上午召开了“我的中国心”吉大人科研报国故事分享会。会上,来自不同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团队成员纷纷分享了他们的科研经历与成就。

周光辉教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创新团队的负责人,讲述了团队在政治学研究领域的突破与进展,彰显了吉大科研人助力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决心与担当。王贵宾教授则带领听众领略了特种工程塑料研发团队在关键新材料自主创新方面的辉煌成就,强调了科研报国的信念与力量。高超教授分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在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方面的贡献,展现了团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人才梯队。

张楠教授揭开南极科考的神秘面纱,带领听众领略了吉林大学极地科学与工程研究团队的艰苦与荣耀。而邹猛教授则通过参与中国行星探测事业的实践,展现了吉大科研人在星辰大海征途上的不懈追求。此外,王达老师与学生赛车队的传奇故事,更是展现了吉大科研团队在培养青年人才、助力民族复兴方面的突出贡献。

吉林大学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装备研发团队成员易晓峰的分享围绕“国内第一台核磁共振找水仪”展开,团队研制的核磁共振找水仪打破了当时国际上只有法国一家公司能够生产的垄断,成为了国内第一台地下水直接探测装备,填补了当时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易晓峰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经历,讲述了从初入科研团队时“对科学研究的懵懂”,到“参与西南抗旱找水工作、累计找到水源地15个,为近30万人生活和农业用水提供保障”时“对科学研究的坚定”。易晓峰说,他们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君教授的那句话,“只有把研制的仪器系统用于实际解决国家急需,才算是真正的研究成果,才对得起国家对我们的培养”。

分享会上,与会人员重温了2017年5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播发的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的报道。活动在合唱《走向复兴》中圆满落下帷幕。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昶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