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沓警民联系卡、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沓宣传资料、一摞为群众办理的身份证或户口簿……这是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兴隆边境派出所社区民警“警务背包”中的物品,民警走到哪里,背包就背到哪里,警务就跟到哪里,被群众亲切称为流动的“民情联系点”。
“俺母亲卧病在床不能去派出所办理,你们不仅上门照相,还把身份证送过来,真的太感谢了!”4月23日,文成社区居民张大姐询问正在走访的社区民警宋国彬,宋国彬了解情况后,从背包里取出相机现场拍摄证件照,张大姐非常高兴地说道:“你们真是服务到家了。”
今年以来,兴隆边境派出所不断延伸和拓展服务范围,积极探索“背包警务”,推行警力上门,把“最多跑一次”尽可能延伸到“一次不要跑”,将警务触角延伸到辖区最前沿。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社区民警在走访入户过程中采集信息、拍摄证件照,回所后提交资料给户籍窗口办理,待证件办理好后尽快送证上门,做到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
“大爷大娘们,咱们这片是老旧小区,老年人比较多,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怎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5月6日,一场情真意切的“警民畅谈”在民主社区党群服务站开展,民警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气氛热烈。
老年人往往是电信诈骗的“重灾区”,张茂新每次进社区走访时都会提醒大家两句。“接到陌生电话,只要对方提到银行卡转账、货到付款之类的就立马挂掉。”“还有,遇到扫二维码送鸡蛋、穿白大褂来免费体检的,在微信群里告诉我。”民警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气氛热烈。
在升级便民服务的同时,兴隆边境派出所将“背包警务”逐渐打造成送服务、听意见、交朋友、解民忧的前沿阵地。
陈立志 王龙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