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6日
首页
第A03版:[时政]

全国人大代表吕国悦:

医者仁心奏响生命强音

“山河无恙,百姓安康。”这是“医之大者”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吕国悦始终不变的大医情怀。

2023年,吕国悦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领域,也是一次新的挑战,肩上承担着千万百姓的重托,我必须全力以赴。”吕国悦说。

人民健康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吕国悦见证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让吉林省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做上肝移植手术。”这是吕国悦步入工作岗位时树立的第一个奋斗目标。为此,他奔赴国内外多地进修学习,在医学领域不断深耕,并取得突出成绩。2013年,吕国悦带队自主完成吉林省真正意义上的首例肝移植手术,打破我省不能独立开展肝移植手术的局面;2017年,带队成功开展成人及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2020年,带领129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在62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创造多项临床发明,为全国抗疫贡献了吉林智慧和力量……

在医学临床一线学习和工作了20多年,吕国悦有一个切身体会: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扩容,医联体建设就是行之有效的利民举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吕国悦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建议形式提出来。

2023年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吕国悦首次履职就围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向大会提交了建议。吕国悦认为,医联体不是医疗机构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制度设计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主动共享,实现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的优势互补。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吉大一院已经逐渐探索出一种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模式,通过人才进修、临床带教、科室托管、派驻专家出诊、科研合作等方式,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2016年以来,吉大一院国家医疗队和博导团队连续赴贵州省遵义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及对口帮扶工作,通过开展教学查房、授课、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义诊等工作,助力受援医院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在吕国悦的推动下,吉大一院还与我省40多个县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的120余家医院开展了交流合作,牵头成立67个专科联盟。“现在,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不断提升,老百姓跑腿少了、花销少了、受益多了,健康获得感日渐增强。” 看到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百姓,吕国悦非常有成就感。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即将召开,今年,吕国悦将聚焦非急救转运服务供需矛盾不断加剧问题,建议通过立法和政策等引导非急救转运服务良性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吉林日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张北林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