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那棵被洪水冲歪的大树,白雪覆盖下,记者已经很难认出这就是洪灾期间,曾数十次到访过的开原镇新开村。
2023年8月,吉林省舒兰市突遭连续降雨,导致多地受灾,开原镇新开村就是洪水期间受影响最严重的几个地区之一。而连日来的寒潮席卷,曾经汹涌的河水已经被严寒封冻。听当地人说,这里的最低气温已经接近零下30℃。
新开村因毗邻河道、地势较低,洪水期间受灾严重。记者还记得胳膊粗的树枝被洪水拦腰折断,汽车甚至都被冲上了房顶。这座小村,是舒兰市唯一一个洪灾后整体搬迁的村庄。
临近元旦,记者重返新开村,这里已经彻底变了样,曾经的满目疮痍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整齐利落的重建房。
记者循着炊烟的味道,走进了一户人家。
“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没错,是安置点……”记者来到了在洪灾时曾经采访过的徐中仁老人新家。
一幅幅记忆的画面在脑海再现:在安置点,当时的徐中仁老人眼睛红红的,显出一丝不安。她当时对记者说,自家的房屋被洪水冲塌了,急得两天都没睡好觉。
记者进屋没一会儿,一股暖流就涌了上来。
“快把外衣脱掉,屋里热,厚衣服穿不住。”徐中仁老人说。
“咋样,是不是特别暖和,地暖的!暖和还省钱。”说起新屋子,徐中仁老人满是开心。新房刚建成那天,没等家具进屋,她就在新房地上转了好几圈。“特别激动,我又有家了!老屋里的东西都冲走了,镇里村里帮着置备沙发、电视、热水器、洗衣机,都齐全了。”她说。
正在新开村新房逐户走访的开原镇镇长梁宏伟告诉记者,这几天,还将有20多户村民陆续搬到新房中,“我们正研究2024年的农业生产等工作,让村民们安居了再乐业。”
不知不觉天已经变黑,徐中仁老人忙着做起晚饭来。刚刚放学归来的小孙女围着灶台,一句“真香”把大家逗笑了。
走出徐中仁老人的新家,窗影上映衬着一家人忙碌的身影。冷空气直冲记者的鼻腔,炊烟夹杂着饭菜的香味,这是重回日常生活的味道,也是希望的味道。
新华社(记者马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