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和长春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大爱无声——全国听障人士美术作品巡展》在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阳光大厅开幕。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省内多位美术家、多位听障艺术家来到开幕式现场,并作为首批观众参观了展览。
此次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多个城市的听障艺术家精心创作的美术作品,数量近百件,包含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雕塑、陶艺、非遗传统美术、珠宝首饰等多个门类,参展作品内容题材广泛、美学内涵深厚、技艺挥洒精湛、风格视角多元、思维创意巧妙,强烈透射出了听障群体用艺术向世界发声的热情和力量。
展览现场,观众沉浸在无声的艺术氛围之中——缤纷绚烂的色彩、细腻动人的笔触、精巧入微的刻画、栩栩如生的造型……观众不约而同地表示,欣赏着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彷佛悄然走进了听障艺术家的内心,看到了他们眼中的世界,读懂了他们对世界的想法,深深感受到了作品背后艺术家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备受启迪和鼓舞。
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展览,通过博物馆公益文化平台,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努力使精神文明建设充满生机活力。此次展览向公众和社会展示了听障艺术家无声胜有声的文化创造力和艺术感染力。听障人士在面对生命与生活各种困难挑战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对艺术创作的不懈追求,用明媚多彩的艺术语言表达他们对世间美好和自然万物的热爱,展览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艺术价值,更具有感动人心、温暖人心、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对于观者可谓一场艺术的熏陶、一次文化的滋养。作为特殊群体,听障艺术家们为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提升大众的艺术享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们用美妙的艺术语言在无声的世界里奏响了文化的强音。
据了解,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新的历史起点担负着新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未来,还将继续不遗余力地通过展览、研学等实实在在的活动扎实做好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形态传递社会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助推文化繁荣,为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持续发声。
据悉,《大爱无声——全国听障人士美术作品巡展》为免费展览,在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负一层展厅展出,展出时间为2023年12月24日—2024年1月24日。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