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主导课题《自主合作教育理念下学校“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推进“五育并举”和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展示学校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展示在新课标理念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努力追求学校办学的高质量和高品位,10日上午,长春市朝阳区初中“践行新课标理念,提升能动教学质量”课堂大练兵暨四十五中大学区城乡教研协作体推进会,首届“致远杯”教学研讨活动在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举行,四十五中大学区成员校、联盟校、朝阳区内兄弟学校老师、教研员以及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教师代表参加了教学研讨活动。
据了解,此次教学开放活动的主题是“聚焦核心素养,推进五育融合”,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在自主合作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发“五育并举”课程体系,以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推进“五育融合”。
教学开放活动主会场展示的是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学生参与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成果,其中《历届PPT制作大赛获奖作品展示》是围绕信息技术学科PPT制作教学内容开展的跨学科主题式学习。设计此学习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制作PPT,而是引导学生将其他学科的学习成果用PPT的技术手段科学、合理、美观地呈现出来,并能用充沛的感情、流畅的表达将学生富有深度的思考、富有见地的观点表达出来,同时完成这些的过程又是同学间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学开放活动还设有分会场,分会场展示了10个学科共21节课,课程的共同理念是落实各学科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在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实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简称“五育融合”。“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实践”,着重于实践方式或落实方式,致力于在贯通融合中实现“五育并举”。同时,“五育融合”也是一种“育人理念”。不仅是一种实践方式、路径或策略,还蕴含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或育人理念,即“融合理念”,它直指以往制约育人质量提升的主要瓶颈和难题之一,即各育之间的相互割裂、对立甚至相互矛盾。
学校探索“五育融合”的初衷就是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通互融,将知识转化为成人成事的经验沉淀,实现以学致思、以思成事、以事成人,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真正参与者、社会活动的践行者。学校积极探索并实践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和教学手段,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素质。以自主合作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并实践课堂教学中的“五育融合”,即在课堂教学中,在遵循自主合作教育“五步教学法”的前提下,挖掘学科内部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点,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化教育,适当将教学范围涉及到其他学科领域。
总之,学校通过开展跨学科主题式教学,教师引领学生根据知识内容有差别地开展活动,使教育素材的高度整合与科学配置,教学任务与教学方式高效优化组合,实现教育管理与“五育”实践深度融通,培养了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实践、乐于探究、勇于质疑、善于协作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成为“四优”少年,也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陆续 赵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