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成都崇州市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狗咬人事件,一名两岁的小女孩在小区内被狗咬伤;而在此前,江苏滨海县也发生了一起宠物犬伤人事件,一名女子逗狗时被咬伤面部……两起事件的接连发生引发社会的关注。
那么,长春市小区内市民遛宠物狗的情况如何呢?遇到哪些犬只我们要特别当心?养犬人又需要注意什么?10月23日,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踏查采访。
遛狗不拴绳现象时有发生
有主人称自己的狗一向温顺
23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早晚是市民遛狗的高峰期,遛狗不拴绳的现象在个别小区内确实存在。
当日上午,在幸福街与蔚山路交会处附近的一个小区内,一名妇女悠闲地在小区里遛着自家的白色宠物狗,妇女没有给狗拴绳,只顾自己看着手里的手机,任凭宠物狗在小区里撒欢儿奔跑。小区居民王女士表示,小区设置了各种警告,仍有业主遛狗不拴绳,她多次在下楼时被突然蹿出来的宠物狗吓到。
与此同时,小区内的一名男子同样在遛宠物狗,他走在狗的后面,也并未拴绳。当记者询问为何不拴绳遛狗且会不会攻击居民时,男子表示,这条狗他已经养了10多年了,一向温顺,没有攻击性,根本没必要拴绳。
居民张先生表示,宠物狗不拴绳是十分危险的,“有一天,我从车库门里出来,恰好一个居民正在遛他家的狗,那条狗很大,直接奔着我就来了,张嘴就要咬,我一脚把它踢开了,居民还不乐意了,说我打他家的狗,为此我们还吵了几句!”
“两周前,我陪四岁的孙女在楼下玩,孙女被小区内的两条宠物狗追着跑,差一点儿被咬伤,孙女受到惊吓生了一场病,一周没去幼儿园!”居民刘女士对遛狗不拴绳,特别是大型宠物狗不拴绳的现象深恶痛绝。
不要轻易抚摸陌生宠物狗
长春禁养这些烈性犬
虽然宠物狗长期与人相处,但是宠物狗的品种、性格、主人饲养的方式、发情季节等多种因素都会造成宠物狗出现攻击行为。因此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去抚摸陌生的宠物,对一些大型宠物狗,市民一定要当心。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长春市养犬管理条例》已于2020年10月30日由长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于2021年5月27日经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予以公布,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条例中对禁养犬名录有明确规定:藏獒、獒犬、罗威那犬、意大利扭玻利顿犬、法国波尔多獒犬、斗牛獒犬、西班牙獒犬、高加索犬、比利牛斯獒犬、巴西菲勒犬、阿根廷杜高獒犬、丹麦布罗荷马獒、法国狼犬、昆明狼犬、英国斗牛犬、英国老式斗牛犬、美国斗牛犬、土佐犬、牛头梗、德国杜宾犬,上述血统的杂交犬,以及经市公安机关和市畜牧业管理部门联合认定并向社会公布的其它犬种。
不给宠物狗佩戴束犬绳
情节严重要没收犬只
同时,在《长春市养犬管理条例》中也明确了未给犬只佩戴束犬绳的处罚条款,养犬人未给犬只佩戴智能犬牌、束犬绳,犬绳长度超过1.5米,未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牵领,未主动、及时避让行人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可并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犬只;养犬人未随身携带清洁用具即时清除犬只粪便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放任犬吠影响他人生活,放任、驱使犬只恐吓、伤害他人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也规定,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养犬市民要做一名
文明的养犬人
遛狗不拴绳,宠物狗咬伤人……市民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养犬人呢?
首先要选择合理的场所遛狗。要带宠物狗出门遛狗的时候,要先想好去哪里,去的地方人员不能太密集,人太多的话以免对宠物狗产生影响,宠物狗就会出现攻击人的行为。
其次是要拴绳。不管你家的宠物狗是大型犬还是小型犬,出门前都需要给它戴上牵引绳,以避免意外发生。给宠物狗戴上牵引绳可以有效地防止宠物狗跑丢,戴上牵引绳也是为了他人的安全着想。
要提高养犬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养犬人应该深入了解有关养犬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关规定,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同时,要爱护自己的宠物狗,给予适当的训练和教育,防止其发生攻击性行为。
另外,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不拴犬绳、不戴嘴套、饲养危险犬等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起到震慑和教育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养犬人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养犬人的信用档案,对违规者进行记录和惩戒。
同时建议城市增加专门的养犬场所,提供给养犬人使用,减少因为不当遛狗行为引发的纠纷和安全事故。同时,要完善养犬设施,比如增设垃圾桶、便袋等,方便养犬人清理狗粪。
只有这样,喜欢养宠物狗的市民才能做一名文明的养犬人。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