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她靠读书改变命运,走出家乡的小县城来到长春,大学期间勤工俭学,得到不少帮助。毕业工作后,她开始资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读书圆梦。
“如果说梦想是一粒种子,那么爱心就是养料,让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这位心怀爱心、坚持助学的人,名字叫戴沐津。她说,在艰辛的求学路上,爱心人士在关键时刻拉他们一把,圆梦之旅就一定可以抵达终点。
戴沐津说,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里除了她还有两个弟弟。上大学时,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她一边读书一边利用节假日打工。这样的求学经历和生活感悟,让她很珍惜大学生活,也能体悟一些学子求学艰辛的时刻。
大学毕业后,一次偶然机会,她开启了参与社会上各类捐资助学行动。“最初我的收入还很低,除了租房等开销,所剩也不多,但我还是每次几百元地捐一些,尽己所能,表达一种支持。”戴沐津说,她的这一举动获得了全家人的支持,大家都认为帮助一名准大学生,就是为一个家庭送去一份希望和改变命运的机会。
后来,随着工作久了,戴沐津的收入有所增加。为了帮助更多圆梦的大学生,她暗自许愿,每到生日时,拿出月收入的一半约几千元,作为爱心捐赠。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的钱也不多,赚钱又那么辛苦,你自己平时生活那么节俭,为什么还要捐这么多钱呢?”戴沐津说,能尽绵薄之力给学子一点帮助,由此也许会改变和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她就感到很快乐和幸福。
如今,戴沐津早已离开长春,到北京发展,但她的爱心助学行动一直在持续。在与合伙人一起创办了北京拾玖邑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后,她把自己捐资助学的过往分享给大家,并且动员大家一起参与到助学行动中,大家闻听后感动又支持,最终决定一起向2023年“圆梦大学”捐赠善款24000元,帮助今年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学子圆梦。
“我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戴沐津动情地说,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更多的爱心人士和她一同参与捐资助学活动,帮助更多的学子圆梦。
“这件事情我会一直做下去。”戴沐津说,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我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我自己就是小县城通过学习走出来的,这些孩子也是一样,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逆风飞翔,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以灯传灯 心灯不灭”,戴沐津说,希望这份充满爱心的帮助,让他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一些改善,给予他们温暖和力量,让他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打倒,并在自己有能力后,把这份爱心持续传递下去,温暖更多人。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