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3岁的老兵刘兴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他作战勇猛、奋勇杀敌,退伍后又深藏功名、默默奉献。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刘兴起至今仍激动不已。
1930年,刘兴起出生于吉林省大安市。1950年,20岁的刘兴起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感召下,毅然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同年,刘兴起在黑龙江省安达市跟随部队乘火车入朝鲜,先后参加了“第四战役”和“第五战役”。
战斗异常激烈,敌我双方僵持多日,刘兴起和战友们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连续作战,顽强地抵住了敌军的猛烈攻势,为后续部队的反击争取了时间。刘兴起因为作战勇猛,荣获四等功。
在攻打关云山的战斗中,刘兴起脸部被炸伤,仍然不下火线,继续冲锋陷阵。“当时战斗很激烈,我冲锋在第一线,和敌人互相扔手榴弹,战斗中我的脸部被弹片炸伤,鲜血直流。当时是战事正是最吃劲的时候,我感觉不到疼,一直和敌人死战,直到胜利后才处理伤口。”刘兴起说。
作为一名步兵,刘兴起一直冲锋在枪林弹雨的一线,可谓“九死一生”,他认为自己能够活下来,除了战斗素质过硬之外,最主要靠的还是不怕死的勇气。“战场上害怕能行吗?你不打他,他就要打你,就是要你死我活!我在战场上也没寻思啥,就是要和敌人硬磕,子弹没打到我就算幸运,心里不怕你就勇敢了。”刘兴起说。
刘兴起表示,也正是凭着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和保家卫国的信念,使得他们能在战场爬冰卧雪,在环境恶劣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最终取得胜利。
1952年年末,刘兴起回到祖国,1953年4月,在浙江嘉兴学习时,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1956年退伍回到老家务农,从此积极生产,默默奉献。
“现在我们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我年轻时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战斗,吃糠咽菜的苦日子过了很多。我希望年轻人要好好珍惜生活,好好学习,为国家多做贡献。”刘兴起语重心长地说。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