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消防救援局做好“大震巨灾”救援准备工作的具体要求,持续推进全省地震灾害救援专业力量体系和能力建设,6月16日,省消防救援总队举办“砺剑-2023”特别重大地震灾害跨区域救援实战演练。
此次演练是近年来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救援实战演练和救援力量航空远程快速投送演练,共计5支省级地震救援专业队、1支机动支队、1个总队级管理指挥模块和1个总队级战勤保障模块、340余名指战员、80余台消防救援车辆参加演练。
此次演练既瞄准全国地震风险主要区域,也立足于省内发生大震巨灾,对标联合国国际救援队伍分级评测标准,模拟外省市发生8.0级以上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大量建筑物坍塌和人员伤亡,省消防救援总队省级地震救援专业队开展航空投送跨区域增援作战。此次演练侧重于检验省级地震灾害救援队模块化快速响应能力,公路和航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力量投送能力,遂行保障力量与社会联勤相结合的综合保障能力,“三断”情况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以及作战安全管控能力,并同步开展实操科目演练。
16日6时05分,演练正式开始,省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接到上级指令后,立即启动《全省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消防救援预案》,第一时间命令省级地震救援专业队携带装备模块火速赶往龙嘉机场进行集结。同时,指挥中心同步对接龙嘉机场运行指挥中心,激活联勤联动机制,调集民航专机,开辟绿色通道。9时30分救援力量完成人员装备登机,10时10分航班顺利出港。到达震区后,在历经道路损毁、桥梁塌陷、余震袭扰等多重困难后,全体参战人员背负40余公斤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携带侦检、破拆、支撑、救生、照明等3800余件套救援装备徒步行进10余公里抵达任务区,迅速成立任务区分指挥部,展开救援行动。
在本阶段演练中,省消防救援总队演练导调组以作战能力评估为目标,依据联合国国际救援队伍分级测评标准,采取考核模式全程跟踪调度。全体参战力量围绕快速集结、人装清点、力量投送、徒步行进、营地搭建、作战指挥、救援救灾、应急通信、综合保障等环节,不间断连续高强度作战72小时,克服了高温高热带来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生命迹象搜索、狭小空间救援、支撑救援、T型救援、深井救援、孤岛救援、废墟综合救援等16项实操科目,充分检验了地震灾害救援实战能力。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