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1日
首页
第A03版:[要闻]

长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年“迎新春”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为城区城乡低保家庭、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

全市共投入资金3400余万元 惠及5.4万户、7.4万名困难群众

1月10日,长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年“迎新春”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长春市民政局、长春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和长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长春市民政局副局长冉明表示,要紧紧围绕保民生,实施常态社会救助。一是加大节日救助力度。为城区城乡低保家庭、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全市共投入资金3400余万元,较往年增加1200万元,惠及5.4万户、7.4万名困难群众。二是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全面落实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的政策规定,对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性困难的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情况紧急的实施“先行救助”,对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未参保失业人员及流动人口及时进行救助。三是加大救助处置力度。依托社区“三长”联动机制和“主动发现”机制开展困难群众排查走访,畅通社会救助热线,确保1月10日前将低保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等社会救助金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银行存折或银行卡中。四是加大照料服务力度。组织县、乡、村三级工作人员对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进行全面入户走访,督促签约照料护理人员或机构,严格落实委托照料服务责任和定期探访制度。

要紧紧围绕兜底线,实施流浪乞讨救助。持续开展“寒冬送温暖”和“扫街行动”专项救助行动,及时补充采购受助人员衣物、药品、防疫物资和站外救助所需的棉衣、棉被、食品等,确保冬季救助物资供给,对有需要的服务对象及时给予救助。在街面走访上。做到阵地下沉、端口前移,聚焦城市窗口、交通枢纽站点、繁华商圈、废弃房屋等流浪乞讨人员容易活动和露宿的重点区域,及时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高效的救助服务或帮助。在就医保障上。按照“先救助、后甄别”“先救治、后救助”的要求,全面加强与定点医院的合作,开辟流浪乞讨人员就医绿色通道,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突发各类疾病及时得到就医。

紧紧围绕救急难,实施慈善多元救助。启动2023年度“慈善救助·情暖万家”系列活动,包括为困难家庭高龄独居失能老人提供适老化设备、为困难家庭高龄居家老人提供上门助浴服务、为居家失能老人提供护理人员培训、为低保家庭且在正规康复机构参与康复训练的自闭症患儿给予补助和为全市孤儿在生活方面提供帮助等五个方面。同时,严格落实市委关于开展独居空巢老人关心关爱行动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探访关爱机制,优先保障生活不能自理的独居空巢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或纳入居家养老照护服务,指导养老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精准化的关心关爱服务。

长春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一级调研员、综合计划管理处处长王莉荐在发布会上称,为保障市民朋友度过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长春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要全力保障春节前将养老金、失业金、工伤保险待遇发放到位,他们将扛起保发放主体责任,积极协调省、市相关部门,精准做好基金测算,及时筹措调度资金,畅通发放渠道,确保养老金、失业金、工伤保险待遇在春节前发放到位,全力保障享受待遇人员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

春节前将为全市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80万人发放养老金25亿元;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10.4万人发放养老金5.7亿元;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104.8万人发放养老金1.4亿元;为3.3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5500万元;为1100名工伤人员发放工伤保险待遇2100万元。

要继续落实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受疫情影响,2022年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符合缓缴条件的参保单位和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可在2023年底前补缴。广大市民朋友比较关心的主要是个体参保人员缓缴的问题。政策规定,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缓缴的养老保险费,可在2023年补缴,符合条件的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不受影响,申领时间相应顺延。个体参保人员在2023年6月底前补缴的,仍按2022年下半年标准缴费,2023年下半年补缴的,按新标准缴费。

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臧海军对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作了介绍,他说,春节期间,人社部门将不断深化“就业援助月”、就业援助“暖心活动”成果,延伸服务,持续做好困难群众就业援助工作。一是开展“就业政策送温暖”行动。通过初次创业补贴、企业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政策落实落地,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创业。二是开展“线上线下送岗位”行动。针对大龄失业人员和零就业、低保家庭失业人员的实际需求,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精准送岗活动。三是开展“政策提速快办”行动。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简化经办流程,筛选符合条件的援助对象,精准推送就业岗位、援助政策,鼓励与支持企业吸纳更多就业。四是开展“四个一两兜底”行动。对援助对象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制定“一人一策”援助计划,进行差异化帮扶,确保为就业困难群众匹配到“人岗相适”的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要持续加大助企稳岗支持工作力度。一是精心谋划,打好助企稳岗“攻坚战”。密切跟踪国家、省政策导向,紧密结合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研判岗位用工形势,关心关注企业与劳动者需求,加强企业与劳动者的精准对接。二是精细服务,画好助企稳岗“同心圆”。开展“助企用工 ‘职’向未来”送岗留工专项活动,重点解决部分行业和企业阶段性用工紧缺问题,确保春节期间企业生产有序。三是精准施策,打好助企稳岗“组合拳”。深入落实《长春市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稳岗留工有序运行若干政策措施》,把关心关爱送达一线企业与员工,以务实举措助力企业稳岗留工,用“真金白银”的补贴增加劳动者收入。

另外,还要根治欠薪出重拳,春节前后,人社部门将联合多部门进一步强化三方面的工作,巩固前期工作成果,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与打击。

一是“摸清底、分清工、划清责”加强源头治理。根据春节前农民工讨薪问题高发突出的形势特点,人社部门将联合多部门主动出击、全面摸排,加强源头治理。利用省执法平台监管预警机制,动态排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情况和线索处置情况。对发现的欠薪隐患问题,进一步强化联合督导,督促县(市)区、开发区尽快整改和落实。

二是“抓重大、抓典型、抓黑恶”加强联合惩戒。抽调骨干成立联合专班,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巡查,即时处理欠薪问题。对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联合惩戒,及时将工程建设领域重大违法的用人单位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将存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用人单位向社会进行公布。及时发现并查处建筑市场违法行为,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密切配合,查处恶意欠薪违法行为。

三是“集众智、合众力、解民忧”开展集中办案。组织各级人社部门协力攻坚,严格落实“日报告、周通报”制度。开展集中接访,对各类案件实行集中办理、集中销号。对重点案件实行领导包保、挂牌督办,随时召开案件调度会。对国家线索反映平台案件打破常规,实行快办快结。对存在重大问题的地区、部门及企业进行约谈,确保欠薪案件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陆续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