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2日
首页
第A08版:[国内]

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11月29日,在摩洛哥拉巴特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会议现场,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接受评审。新华社记者 许苏培 摄

新华社拉巴特12月1日电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现场,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如今,我国茶叶的种植面积、从业人群、茶产量及产值均居世界前列。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党委书记王永健在会议现场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以及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认识和尊重。

“中国将继续认真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切实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申报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非遗项目,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他说。

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

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

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新华社记者 黄灵 许苏培 周玮 徐壮 郑梦雨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